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关于大运河申遗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申遗用了多少天?申遗背后有怎样的故事等话题引发关注。
时间回到2014年,北京时间6月22日,从卡塔尔多哈传来好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一
全长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南起浙江,北抵北京,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自古至今,大运河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仍是重要的内陆交通运输方式。
大运河河道距离长、流域范围广、遗产类型丰富、利用功能多样、保存现状复杂,如今保存下来的与大运河相关遗存总数已超过1200处。从地里分布看,大运河世界遗产分布在8个省(直辖市)27个城市,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这些遗产展示了历史的发展、河道航行景观、水管理技术设施以及与运河相关的城市景观、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大运河的申遗之路历经数年。
“2006年新年到来之际,我们三位年老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文物古建筑保护和工艺美术工作者,怀着急迫的心情,联手致信给您,呼吁用创新的思路,加快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这是2005年12月,时年61岁的朱炳仁,与90岁的郑孝燮、82岁的罗哲文联名写给大运河沿线18座城市市长的信。这封信推动了大运河申遗步伐,写信的三人也因此被尊称为“运河三老”。
关于这封名为《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背后的故事,曾记录在本报2014年6月27日所刊登的《大运河申遗的3111天》一文中。
如今80高龄的朱炳仁回忆起当时写信的初衷说:“我就住在大运河边上,每天都接触运河。大运河哺育着整个城市的文化,老百姓的生活跟运河息息相关。年轻时,我曾目睹运河旁边一些文物被破坏,有些水被污染,老百姓感到生活不便。于是当时就跟两位古建筑专家、文物保护泰斗,联手进行保护工作。再加上我在杭州,他们在北京,一南一北,有其代表性理念,于是一起提出京杭大运河申遗。”
朱炳仁认为,在这封信受到关注之前,大运河申遗的序幕已经拉开。“这封信起到了推动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运河沿线各个城市已经对联合申遗有了强烈的愿望。”
二
从申遗成功至今,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翻开新的一页:2017年,首次提出大运河文化带;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发布实施;2020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发布;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四梁八柱”规划体系正式形成——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别编制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实施规划。
从申遗成功至今,大运河沿线的多座城市经过连续多年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水美业兴的运河生态重现。2022年4月,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这些年来,大运河考古成果丰硕,相继发掘出一批闸、堤、坝、桥、纤道、码头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为研究运河的管理、变迁与工程技术成就提供新材料、新视角。
据不完全统计,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其中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隋回洛仓铭文砖、唐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等文物见证着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唐三彩马毬女俑等文物描摹了运河沿线的生活与文化;宋青白釉“国清”款刻花碗等文物则记录着运河沟通世界的对外交流……今年5月,在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的“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上,亮相的文物展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粮北运、商业贸易、人员往来的故事,也展示了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新变化和新成就。
正如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倪玉平所说,2500多年来,大运河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它不只存在于文字和史料记载中,还是鲜活的、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