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世界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大运河的三个“20年”(看·世界遗产)

齐 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08日   第 11 版)

  京杭大运河江苏省宿迁市宿豫段,装载农资、建材等货物的船舶有序航行。
  陈 红摄(人民视觉)

  今年6月,游客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游览。
  苑立伟摄(人民视觉)

  大运河边不缺繁华,但2024年尤为特殊,叠加并孕育着继往开来的隆重与兴奋。

  时光一晃过去十年。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纵观刚刚过去的6月,大运河沿线以多种多样的活动,致敬无数人的奉献,分享亲历与成果。

  在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应该将目光眺望得远一些,在更为广阔的大运河文态空间中看待这一世界遗产的孕育、成长、传承过程和持续惠泽未来的意义。

  我们用3个“20”年,来描述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的过程和当今时刻。

  从第一个“20年”

  到第二个“20年”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至今为世界呈现的57项世界遗产,我们对世界遗产中国特色的思考、实践和对文明交融的时代责任感,皆始于1985年。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侯仁之、阳含熙、郑孝燮、罗哲文联名提案,呼吁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于中国乃至全球世界遗产事业,其实有两个重要节点,其功能、意义,值得反复再现和体会:这份手写的“第663号”提案正式提交时间,是1985年4月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决定》时间,是1985年11月22日。

  这一组时刻,为何重要?在社会发展时空中,我们只寻迹世界遗产长长的“群星矩阵”中的一小段,看看大运河是怎样成为世界遗产的,辨析其发展轨迹与前后逻辑,就能理解为何不应将目光局限于“申遗成功10周年”:2005年,罗哲文、郑孝燮、朱炳仁“运河三老”写信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步伐——我们将这封信的发布,称之为大运河申遗“按下加速键的时刻”。而这封信的推出时间,信中推出的主角“大运河”(当时文本中还只是表述为“京杭大运河”),都刻意挑选了中国世界遗产事业走过20年的纪念时刻。

  我从小生长在运河边,20年前开始加入到保护、传播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列。作为呼吁信的起草者,我亲身经历了落笔前那漫长的思考、多方交流还有反复切磋的过程。可以说,这份在大运河文化遗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推动意义的文本,蕴含着再出发的动能;其中每个字,都高度凝练地表达了当时的社会认知与责任感,至今读起来未显丝毫过时:“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即将进入

  第三个“20年”

  大运河申遗,为何在2005年进入快车道?因为那时,世界遗产事业已深度融入到飞速发展的社会建设与生活中;中国也由一个学习者逐步完备了奉献、创新的能力。进入到第二个“20年”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是隐含在各个申遗项目背后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的保护目标,由重点提举闻名于世的“点”,进入到跨领域、跨地域的“线”和“面”,进入到需要识别、传播那些还不广为人知的遗产价值。也就是说,大运河申遗,“等到了”一个新背景,“踏进了”一个全社会共同激励、推动和实践的新阶段——在2024年回望,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的经历,也是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重要组成,是其中的重要标识和第二个“20年”的成果旗舰。而大运河又给当今世界新生着巨大的推力,激励了一代一代的奉献者,积淀丰富的新认知和新智慧。

  将这些有逻辑联系的事件串联至今,很快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动态发展过程,历经了40年的发展,即将进入第三个“20年”。

  如果说第一个“20年”的特点是“专业性成长”,第二个“20年”的特点是“社会共同参与”,那现在第3个“20年”,我们面临着什么?又应该如何融入、创造?

  进入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决议,决定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突出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属于过去

  更属于未来

  2025年的6月10日很快就会来临。在下一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到来之际,我们以大运河能讲述怎样的故事?

  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什么、又在怎样影响着我们,这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生活在河边的人们也在努力回答的问题——事实上,每一年的答案都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我们对大运河的理解总在不断加深。以前去看大运河时,我还在找寻那些“老”的痕迹,但现在则更多观察“河”与“人”的关系,也就是大运河对社会生活、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社会发展又反过来对大运河的命运、文化遗产的命运做了哪些,贡献了什么?大运河以其宏大规模和持久的发展历程,真实、鲜明地展现了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和平特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各地共同思考世界遗产“下一个50年”目标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更加明确地探索这一跨越9个纬度的人工工程活跃至今的源泉与动力,也就是大运河不仅仅属于中国人,而且属于全人类、属于未来的意义。

  时至今日,我每天上班时,还要往返穿越大运河的最北端通惠河。有时伴随着朝阳,有时是夕阳西下或见到万家灯火,每每站在河边,引发我这样遐想:“总有一天,人类将离开地球,奔向浩瀚的宇宙,在洪荒中开始全新的一切。那时,还会再造一条又一条的‘大运河’吗?能吗?”

  历经在河边反复行走和感受,我现在有把握去游说遇到的每一个人:大运河绝对能带给我们这种信心和勇气,绝对能给我们的孩子们带来那种面向未知时的坚韧、团结和彼此信任的本领。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近40年来中国人对世界遗产的认知,描述近20年来全社会对大运河认知的改变,那就是:原来我们以为,大运河时代已经消逝;现在我们理解大运河,更多地认为这是一个时尚的、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例证。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当下的选择关乎人类的未来。而这个充满朝气,繁荣进步的大运河,值得呈现给世界,值得人类的未来从中受益。

  

  链 接

  第78届联合国大会6月7日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联大全会介绍决议草案时表示,决议邀请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各机构等庆祝该国际日。中方鼓励各方根据联大决议规定,举行丰富多彩的国际日庆祝活动,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

  傅聪在联大通过决议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习近平主席去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呼应。国际社会一致支持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充分表明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共识。

  (据新华社联合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