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学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为共和国仪仗部队画像

——读陶纯长篇小说《仪仗兵》

柳建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0日   第 07 版)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这是《左传》对祭祀和军队对于国家重要性的清晰表述。能把祀和戎这两件“国之大事”集于一身的群体,首推仪仗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自1953年正式组建后的70余年里,已数千次向亿万国人、向全世界各国政要,展示中国礼仪之邦形象。但文学对于仪仗兵的书写和刻画,十分匮乏。军旅作家陶纯创作的长篇小说《仪仗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问世,弥补了这一缺憾。

  《仪仗兵》的出版,让承担着国家门面、军队名片重任,获得过无数荣誉的英雄部队,从此有了一部全景式、多方位、追踪式的文学记录。通过这部纪实风格鲜明的长篇小说,三军仪仗队的光荣历史,得以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呈现。读过此书,再看到仪仗兵在国内国外重大节点、重要舞台的精彩亮相,观众不但能欣赏到他们的飒爽英姿,更能知晓他们日复一日训练的艰辛和汗水。

  《仪仗兵》是一部共和国仪仗部队的雄奇史诗,同时也是基于作者独立思考,创作出的厚重大气、风格独特的长篇小说。小说以1997年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惊艳亮相香江、震撼世界破题,以仪仗队开始准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收束,中间浓墨重彩书写了两代仪仗兵为完成这20多年间重大仪仗任务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结构上呈现出结实的史诗品质。小说写出了仪仗部队的人物群像,更重要的是用全书一半以上篇幅,成功塑造了卢天祥、李振杰两个不同时期仪仗队擎旗手的丰满形象。特别是李振杰,其人物成长历程完备,性格特征鲜明,人生际遇丰沛,可算是中国当代军事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新形象。

  在创作这部小说前,陶纯与仪仗兵同吃同住,这让他获取了大量独属于仪仗兵的人生故事。同时,陶纯这个从齐鲁大地走出、农家子弟出身的老兵,又用纯熟的创作技巧,对小说主要人物的人生故事进行了典型化处理。这两方面的努力,让《仪仗兵》里的故事情节,紧贴中国历史现实,颇具中国味道。陶纯从事军旅文学创作已有近40年,作品素以细节见长。《仪仗兵》中,精彩的细节随处可见,读来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感受。

  陶纯在《仪仗兵》后记里这样说,三军仪仗队堪称解放军这部厚重历史大书的精美扉页,“在这张扉页上镌刻着共和国的风采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如果想要了解他们,请读读这部《仪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