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夜游长江(零时差)

董 晶(美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8日   第 07 版)

  武汉夜色
  肖艺九摄

  去年11月初,我去武汉参加第七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从北京坐高铁到武汉。正是中午,出版界的朋友请我们几个文友在长江边一家餐厅吃了一顿美味佳肴。在我吃饭的座位上便可透过大玻璃窗看见宏伟壮观的二七长江大桥。上世纪80年代我出国留学前,武汉只有一座长江大桥,即1957年正式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如今,武汉在波涛滚滚的长江上已经架起了11座长江大桥!

  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白天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友和国内专家讨论文学;晚上,我们有机会去看武汉的夜景。来到江滩公园一元路粤汉码头,我们十几个来自北美和欧洲的文友,上了一艘江轮,终于可以夜游长江了!

  我们兴冲冲地走进船舱,晚风习习吹来,虽有些寒凉,但每个人的心里就如武汉的夏天,火炉般燃烧着激情。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和妹妹从广州回昆明曾在武汉转火车,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如今的武汉早已今非昔比。

  开船后,站在甲板上仰望天空,夜色柔融,繁星点点。夜空下的长江,似在眼前缓缓舒展开来的墨色缎带,在黑的底色上有色彩斑斓的闪光。岸边游人眼中,我们航行在江上的游轮,不过是漂浮在这夜的锦缎上的一颗明珠,随着波涛起伏,放射出炫目的光芒。在光芒中的我们浑然不觉船在走,身体融入朦胧的夜色中,沉浸在迷人的江景里。

  我往返于甲板两侧,水汽氤氲,远处岸边的树木恍若冒着烟,乳白色的烟雾从树顶尖腾起,在霓虹反射的天空中弥散开来,那样神秘。一切都仿佛静止了,静止在宁静的江面上,静止在两岸的景色中,静止在武汉的夜空下。而游船上的我们,随着墨色的缎带平稳漂流,那五光十色的霓虹映照在脸上,闪烁在每个人的瞳孔里,我们的身心进入了安详愉悦的状态。

  两岸霓虹闪耀的高大建筑,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戴着高耸的尖顶,还有的是彩虹样的拱桥形状,它们时而放射出红色,时而宝石蓝,时而橙色,这些闪亮的色彩,交错辉映,装扮着江面,也给每个人的脸打上彩光。眼前的一切,像这游轮两侧江水的波涛,拍击着我的心房。大家拿出手机,三三两两合影留念。

  我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童年,我家住在四川雅安,雅安的青衣江是长江的三级支流。青衣江是哺育我从幼儿慢慢成长的河流。而后我家迁到重庆。重庆的长江水把我从一个小女孩养育成婷婷少女。我曾多次在朝天门码头坐轮渡,游走于江南江北。那些悬在岸边江水上、依着山峦、用木板搭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在滚滚长江水里,不知装有多少我少年时代的憧憬和理想。我曾想去北京上大学,想出国看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愿景都先后实现了。人们都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长江边长大的我,更有发自内心的深切感受。

  风大了,走进船舱里,文友们围坐在长条桌边谈笑风生,从海外谈到祖国,从家乡谈到武汉,大家有说不尽的话题。海内海外,他乡故乡,谈得深情,谈得热烈。直到轮船已经返航到达终点,人们开始下船,我才恍然发觉,在长江上已经游览了一个小时。

  多么美妙的一个小时!长江夜游,不仅是一场与武汉美丽风景的邂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一个小时里,我仿佛忘却尘世的一切烦恼。静静流淌的江水,带走了白日的纷扰,留下的是我愉悦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