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归创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快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

张 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5日   第 10 版)

  随着全球进入数字化时代,科技成果转化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由原来的孵化转化“两张皮”,转为以孵化器带动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望京留创园努力打破传统孵化器“重孵化、轻转化”的模式,打造“一体两翼四大引擎”特色创新孵化转化服务。以“无边界”的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搭建起技术数据共享、企业产业链资源互通、园企共生的“园区数字化成果转化”平台,努力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格局。

  园区不断加强创新要素聚集,集聚顶尖人才、孵化高端项目,延展孵化链条、打破时空界限、布局全球资源。用人工智能挖掘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推动产业链协同共享,同时,建立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开启AI智能评价服务,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创新创业产品市场化进程,在创造产业新业态、促进区域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一是人工智能赋能“千企千面”技术需求,推动产业链协同共享。

  在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产业园区集群化运营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新需求。自2019年起,望京留创园不断提升数字孵化的服务理念,推动关键技术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根据企业核心诉求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打造“千企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推出“AI赋能”产业加速平台——“慧撮合”。

  该平台基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数据核心技术,作为园区的中枢“指挥部”,实时挖掘企业需求,将企业需求与场内外资源精准调配,匹配人才与产业政策,对接项目与融资需求,助力品牌营销与市场拓展。

  同时,园区通过平台推荐的服务机构,实时跟进服务进程,评估服务效果。平台将园区、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度链接,形成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服务体系,为园区运营管理人员精准把握园区资源动态与企业需求提供决策依据。“慧撮合”平台上线以来,累计聚集近200余家企业对接供需并实现产值超亿元,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推动区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通过“慧撮合”平台,园区推动自动驾驶企业与芯片头部企业合作共建“智能驾驶创新中心”,促进高性能芯片技术在智能驾驶领域中的应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水泥行业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慧撮合”参与物联网头部企业“云创计划”,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园区投资的煤矿“基因”检测公司,“慧撮合”助力其大宗物料3D雷达精准配比系统获得1270万元订单。创新技术转移转化的商业模式,让“慧撮合”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较强助力。

  二是引入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数字化开启人工智能评价服务。

  园区以“AI赋智”为理念,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孵化服务成效精准评估,运营风险主动预警,实时跟踪服务管理效果,辅助科学决策。实现从营业收入、科技研发、人才储备、知识产权等8个维度、200多项指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形成数智孵化转化成效评价体系,推动园区管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进一步提高产业对接与企业服务效率。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与实践,望京留创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突破。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孵化企业1100余家,包括海创企业7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600余家,挂牌、上市企业15家;累计引育各类“专精特新”企业34家;累计引育各类高端人才272人次;累计获得2项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累计转化落地企业近600家。

  (作者曾为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执行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