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乡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关注乡村地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揭牌

本报记者 徐嘉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9日   第 07 版)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乡村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教席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设立于1992年,旨在促进不同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在一定学科或领域内,围绕科研、培训、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携手应对挑战,服务社会发展。截至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在120个国家设立了超950个教席,覆盖教育、自然和社会科学、文化与交流等领域,其中,在中国设立的教席达30余个。此次揭牌的乡村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教席专注于乡村地区文化创意与发展,是北京大学的第三个教席。该教席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担任教席主持人,目前已汇集了关注文化、乡村领域的17位中外专家学者,并发展了相关合作机构与企业。

  向勇介绍,教席将积极回应和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乡村文化创意的可持续发展,面向乡村文化领域的儿童、妇女、创业者和基层管理者开展各类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创实践活动。对此,教席发布了四大行动计划——“花田课堂:儿童启美的无界学院”“美丽工场:女性主理人的就业天地”“共富工坊:乡创特派员的创扶基地”“向日葵计划:乡村治理者的育成行动”,以促进全球乡村地区的创新与繁荣。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乡村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教席,是中国首个专注乡村发展的教席组织。教席的设立将为传播中国乡土乡村文化与创意发展经验,促进全球乡村文化创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希望教席面向乡村发展需要,围绕当今时代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重大挑战,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培训,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战略实施和全球乡村发展作出贡献。

  启动仪式后,相关专家围绕乡村创意、乡村文化、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了学术研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认为,中国人对乡村的深厚情感与乡村的风俗、传统、礼仪紧密相关,而乡村创意文旅的发展应以促进乡村社区的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在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院长渠岩看来,乡村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社会设计工作,包含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需要跨学科合作和社区参与。乡村建设不仅是物质建设,更是文化和社区的复兴,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研讨会的特别环节,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智能软件技术与应用中心研究员张伟分享了教席正进行的项目——小方智能设计全球助农计划。该计划以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包装设计为导向,聚焦农村电商的包装设计、品牌打造和包装材质优化。目前,该计划已为阿克苏苹果、丰宁小米等325家客户提供了普惠技术方案支持。

  活动期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还开办了乡创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多位教授围绕教育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和参与成员共同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