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联合北京画院推出的“情有梦通——齐白石笔下的四季生机”特展正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部负责人徐小虎介绍,这次特展集结了北京画院重要展品53件,运用“实体体验+虚拟体验”的展陈方式,通过四季花鸟、水族、草虫等画作的展示,营造出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据统计,齐白石画作中所画花草70余种,蔬果36种,树木15种,鱼虫51种,禽鸟31种,走兽13种,工具什物30余种,人物鬼神50余种,具名风景34种,从中足见花草、果蔬、鱼虫在其中的分量,他自己也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提到齐白石,众人熟知的是其擅画虾。此次展出的一幅群虾图,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触须兼用数条淡墨写出,线条似断实连,腹分五节,伸展弯曲。群虾自右上游向左下,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在浓淡干湿的墨色晕染之下,画幅未用一笔水纹,却把虾的游动姿态体现得惟妙惟肖,将“形”“质”“动”三要素完满地表现出来。
齐白石曾在一幅《多虾图》上题跋云:“星塘,予之生长处也,春水涨时,多大虾,予少小时以棉花为饵,戏钓之。迄今六十余年,故予喜画虾,未除儿时嬉弄气耳。”即便到了北京,他也保持着观察虾的习惯。齐白石喜欢吃虾,有时一买就是一箩筐,买到小河虾时,他总要从中挑出几个大而活的,放在笔洗中,细致观察,有时还用笔杆去触动虾须,促虾跳跃,以取其神态。
齐白石在五六十岁时画的虾,基本是河虾的造型,其质感和透明度不强,虾腿也显得瘦,虾的动态变化不大。到70岁后,他画虾一度把虾须加多,对虾壳的质感和透明感加强了。不久,他画虾又把虾头前面的短须省略,只保留六条长须。齐白石曾在一幅画虾的作品上题道:“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
青蛙也是齐白石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题材,此次展览中的《鲤鱼争变化》,题中虽有“鲤鱼”,画作中却是十只青蛙,却是为何?《北京画院品读经典系列·齐白石》中有解释:中国有句古话叫“鲤鱼跳龙门”,鲤鱼化身为龙,与蝌蚪变青蛙的相似之处就是这“质”的飞跃。一个“争”字带活了整幅作品。画面中数只青蛙呈“S”构图,在局部中呈现对角构图,青蛙之间对峙呼应,仿佛每只都带有独特的情绪。画中以逗点表现眼神,以留白衬托腹部,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凸显生灵的形态与质感,以简练的轮廓和单纯的墨色表现物象的神韵与情感,充满了童趣与生命力。
不管是画虾还是画蟹画蛙,齐白石一向喜欢观察,且特别细致,对于不了解的、没见过的,甚至不画。为了画和平鸽,他曾买了鸽子养在家里仔细地看,鸽子的尾羽有多少根,都细细数清楚,还向养鸽的人了解鸽子的习性。
红花墨叶间见生机
在齐白石笔下,春是煦风和暖日初长,夏是北海青荷动影凉,秋是玉阶满地化燕脂,冬是寒夜客来茶当酒。无论春夏秋冬,红花墨叶间可见生机,潜藏着故乡的情愫。
藤萝、牡丹、荔枝、枇杷,这些都是齐白石笔下春季常出现的主题。此次展览中有一幅《荔枝蜻蜓》图,题材上与他的“五出五归”有所关联。
齐白石原名纯芝,由于家贫,直到26岁才开始学画,之前做过雕花木匠,是乡里口中的“芝师傅”。拜胡沁园为师学画后,改名为“璜”,字濒生,又因家临白石铺不远,别号“白石山人”。他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常一起摹刻金石、作画、吟诗。36岁那年,他又拜经学大家王闿运为师。1902年,应夏午诒的聘请,齐白石赴西安教画,这是其第一次远游。在西安,他认识了文坛名仕樊樊山,尽观其所藏名画,八大山人、金农诸家的画册,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第二年春天,齐白石从西安到北京,识书法家曾农髯,晤李筠庵,开始临写魏碑。夏天,从北京过上海回湖南,这便是其“一出一归”。直到1909年,齐白石又游历了江西、广东、广西、江苏、香港等地,跋涉过洞庭湖、长江、黄河、漓江、珠江,登临或路过华山、嵩山、庐山,历时八年的五次远游,齐白石称之为“五出五归”,画作结集为《借山图》。
荔枝,齐白石第一次见到正是在“五出五归”中的广西钦州,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说:“正值荔枝上市,沿路我看了田里的荔枝树,结着累累的荔枝,倒也非常好看,从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画了。”
此次展出的《荔枝蜻蜓》堪称齐白石工细草虫配以写意花卉的经典之作,用西洋红点染累累荔枝果,复以湿墨勾出数枝,焦墨写就叶片筋脉,以浓淡表达明暗层次。画面右上画一尾蜻蜓,似闻香而至,为点睛之笔,蜻蜓比例刻画精准,在墨色的晕染下,浓淡富有变化。蜻蜓与荔枝组合,也寓意“青云大利”。
夏天的凤仙花、荷花,既热情奔放,又阴凉湿润。展览中有一幅齐白石88岁所作的《凤仙花》,画面中三株凤仙花凭空而出,枝叶虚实疏密相生,色彩明丽,叶子着墨淡染,再勾叶茎,用没骨技法点出花冠,令花叶浑然一体,笔势洋溢出凤仙花随风而动的姿态,彰显勃勃生机。
从这幅作品,可见白石老人自创的“红花墨叶”画法已入臻境。说起这一画法,不得不提到“衰年变法”。1919年,时年56岁的齐白石因躲避湖南匪患定居北京,在琉璃厂卖画,却很难卖出。一日,当时北京画坛的领军人物陈师曾,在琉璃厂看到齐白石的一方印,颇为欣赏,遂辗转找到他,在陈师曾的建议下,齐白石开始学习吴昌硕,走上了大写意花卉翎毛一派,他也曾记述:“予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窜于京师,识者寡。友人师曾劝其改造,信之,即一弃。”直到齐白石60多岁,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红花墨叶”画法,即色彩浓艳的花和墨韵生动的叶的组合。
秋天的雁来红,冬天的梅花、白菜,都是齐白石笔下常见的主题。展览中的《三色雁来红》呈现边角构图,以洋红、橘黄、青绿三色描绘物象。画中五株雁来红耸立斜伸,高低交叠,墨色浓淡轻重中显明暗层次变化,形成强烈色彩对比。齐白石习惯称雁来红为老来红,可见雁来红既是草木生灵,更寓意其在耄耋之年健康长寿。梅花是齐白石最喜欢画的草木之一,其“衰年变法”亦是始于画梅。此次展览中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用大写意绘出日常之物象,墨色梅瓶中插上折枝冬梅,瓶子前侧为一茶壶与两盏茗杯,极富禅意。画作以诗入画,题识引自南宋诗人杜耒创作的七言绝句《寒夜》。此画笔意虽简,却纸透诗意,充满文人情趣。
齐白石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画论思想,在工笔与写意的关系上,他认为,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写,非偶然可得也。
数字科技打造曼妙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此次特展中以齐白石的水墨画为基础,将展览内容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场景还原、水墨元素“活化”、声光电结合等方式,让观众体验感更强。
数字展项“五出五归”在高达数米的画轴中,以一滴水墨逐渐晕染出白石老人的行迹画卷,通过巨型长卷投影,将齐白石作品与祖国大好河山结合,立体呈现其“五出五归”的路线。
基于齐白石的《万竹山居》,展览方制作出数字化动态影像。漫步在廊道之中,竹林摇曳。画面中农舍粉墙黛瓦,前临碧潭,背依高山,竹林环绕;门前半亩方塘碧盘滚珠,小鸡三五成群,自得其乐。画面外辅以实景竹林、花窗、太湖石的装饰。而《万竹山居》中的淙淙溪流,则通过“数字投影+实物造景”被搬到了展厅。入目,欢游的鱼虾、跳跃的青蛙述说着生命的喜悦;入耳,透过若隐若现的草虫声,感受到齐白石对家乡的怀念。
齐白石师法自然、大胆创新,与扬州画派先贤“师造化、用我法”的艺术主张如出一辙,早期绘画作品也深受石涛等大家影响。因此,在春季部分,展览以画作为勾连,设置打卡处,展现其与石涛、八大山人的技法渊源。在夏季部分,根据画作信息,展厅中还原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荷花池,以跳动的河鱼、摇曳的荷叶、啾鸣的虫声,打造一个曼妙的视听空间,呈现生命律动。
草虫画作在此次展览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画作工写结合,用笔细腻,勾勒分明。展览中的一幅《出居声响》,右边,一只蝈蝈刚从罐中被放出,只占画幅1/3,大量留白,意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展览将这幅作品融入数字化展项,一只蝈蝈从罐中跃动而出,辅以虫鸣,妙趣横生。
此次数字化展览中非常令人震撼的当属数字展项“一花一世界”:500平方米的环形巨幕展厅,展览利用720°环幕互动空间,通过对齐白石画作的建模,使得紫藤、牡丹、荷花、梅花等花木竞相演绎,展示出齐白石的艺术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