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之上》是三锋诗作的结晶,分为“去哀牢山”“凭栏湘江”“多年以后”三辑。2020年至2022年,诗人到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与哀牢山下的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也目睹了当地的山乡巨变。这段经历激发了诗人对土地、生存与命运的思考,写出的作品自然也渗透着个体生命的真实感触。这种建立在诗人创作本能和自发情感基础上的诗意表达,贯穿世间俗常与文学情怀,凸显了诗人为时代存证的精神追求。
诗集第一辑“去哀牢山”,是与乡村日常有关的诗歌。两年的下乡扶贫经历,让这部分作品带有时代主题的印记。整辑诗作语言澄澈、意境清朗、节奏紧凑,囊括了层次丰富的乡村感受,使诗意的落点明白有序。开篇《去哀牢山》写道:“不要开荒种菜,山上有蕨,有蘑菇/还有野芭蕉,毛竹笋……白天跟着太阳走/夜晚跟着月亮走。”这种来自山野的天然,透着质朴、纯真、冷峻,还有不可回避的些许蒙昧。进入此辑,可以跟随诗人的脚步,抵达大山中的村庄,在村寨的不同场景驻足。这些特定地域的现实状态,以现场、物象、村民、事件为衔接,揭示了村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诗人常常选择某个个体进行书写,但所选人物同时又是群体的代表。“如果你在路边,见到/一个六十岁的老汉/说梦话,娶儿媳妇/那是我的联系户/帮我把他叫醒,给我发微信。”(《访建档立卡户不遇》)诗歌是生活现场的记录,这类作品凸显了扶贫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以跳跃的节奏完成了乡村人物关系的诗意重构。“春风走漏我带来的好消息/惠农立项,已获相关批复/还不能喝酒,不是欢欣的时候/待花开果熟,一个外乡人的心才能落地。”(《在平田村》)这首诗剖析扶贫干部的心理,外乡人与村民拥有同样的期许,“花开果熟”自然不再遥远。本辑中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将日常现实转化为诗歌现实的功力。
《尘土之上》的“凭栏湘江”及“多年以后”两辑,是诗人对生存场域、处世哲学、行走经历和人生记忆的探寻,突破了岁月、经历及自身情感的局限,通达更高层次的生命意识。“满山都是深情的呼唤/喊不来一个回头客。”(《祭扫》)“百年之后,化骨成灰/将他与脚下的黏土搅拌在一起……他生性摇摆,必须用一次烈火固身。”(《窑变》)三锋对身边的土地、村庄、民众、万物,饱含慈悲、良善,在诗歌中巧妙地寄寓了人生体验与生命感怀。
当然,《尘土之上》的“小我”之作体量略大,致使整本诗集的思想深度发掘有限,但人的精神成长与生活阅历是成正比,相信他对世事和世态的诘问与探究,也会随着时间变化更为成熟、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