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1月13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王久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13日   第 07 版)

  这天我们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来到了辛弃疾的终老之地阳原山,拜谒剑笔凌云、一心要洒血践行“九州归一,山河一统”的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

  天有点阴,似水墨洇染,湿气未干。我们来到铅山县永平镇彭家湾村牛皮岭的阳原山半山腰,驻足望去,通往稼轩墓的神道有点窄,好在铺了新石阶,我们沿阶而上。来到墓前,眼见碑上中间的“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已斑驳模糊,麻石砌就的墓冢有4层,顶堆黄土,墓前原有郭沫若题写的挽联石柱一对,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头顶上,有一块浮云停在苍穹,我在想,辛弃疾1207年谢世时,国家仍是山河破碎,那应该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乌云吧?否则,辛公生前,怎么会把自己的新居命名为“停云堂”呢?那是家仇国恨未报的标志,时刻提醒他,要“收拾旧山河”啊!

  1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欲灭南宋。只有21岁的辛弃疾毅然“鸠众二千”,参加了声威浩大的起义军。想想都吃惊,一个刚二十冒头的青年,竟能纠集起两千多人跟着他去拼杀,这是多大的感召力呢!没有点点滴滴、言行一致的行为示范,没有从心而至的信任与追随,绝无可能。这在辛公自己献给皇上并藏于史的《美芹十论》里,就有白纸黑字记载。公元1162年正月,耿京命辛弃疾等人奉表南归。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他们,任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然就在此时,义军内部生变,叛徒张安国等杀了耿京,降了金朝。辛弃疾闻听此讯,即与统制王世隆等50余骑飞马急驰,面对5万众金军大营,如入无人之境,直捣黄龙。此刻,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相庆,辛弃疾等出其不意,杀将进去,扭住张安国的脖颈,就是一个五花大绑;之后,甩于马上,飞身跨骑,再次冲入5万金兵的围追堵截中,左冲右突,仗剑而出,按着叛徒张安国拼驰而归。在临安,叛贼张安国被公审,枭首示众,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而辛弃疾的壮举,在朝野上下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辛弃疾后来诗忆这段少年往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因此名重一时。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自此,开启了辛弃疾的仕宦生涯。

  我坚信,任何教养都比不上血亲的言传身教。辛弃疾7岁就随父亲辛文郁带领族人偷着练兵,期待有一天能为祖国统一献身。遗憾的是父亲辛文郁、母亲孙氏早亡,他只能由爷爷辛赞抚养。祖父辛赞是北宋末年进士,有文化,且精神健硕。“靖康之变”后,很多人跟着宋高宗赵构逃到南方去了,而辛赞却留在北方等待王师北伐。他是有影响的人物,所以敌国拉拢他到朝廷做官,出任朝散大夫、知开封府。但他始终不忘家国天下,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更是从来都不马虎。且每逢闲暇,辛赞就带着辛弃疾等子孙“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公元1154年和1156年,辛赞还两次要辛弃疾以应试为名,到燕京侦察地形,告诫辛弃疾时刻准备,机会来了方能大显身手。辛弃疾没有辜负爷爷的教导,一有机会,他便紧紧抓住,不仅自己走上了抗金的道路,还召英聚雄,带领身边的朋友和他一起奔向战场。

  2

  瓢泉,辛弃疾晚年的故居遗址,位于铅山县稼轩乡瓜山山麓。我们来到瓢泉,老远就看到迎面山下,有一块石碑,那是“铅山县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上面刻着隶书“瓢泉”两个大字。下边留白处刻的正是辛弃疾的《洞仙歌·访泉于期师,得周氏泉,为赋》:“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近看山脚下是大青石,其上内里的左角,是鬼斧神工般凹下去的一个窝,窝内蓄满了清澈见底的泉水。公元1186年,辛弃疾发现的那一泓天然石潭,就是这里,其“形如瓢,水澄淳”。据说:辛弃疾见状,钟情流连,夜宿泉边,并赋如上词一首,写的正是他内心的喜爱。我俯身向泉,撩起一掬泼向右眼,再撩起一掬泼向左眼,念想稼轩长短句那目视千里、直入魂灵的力道,必定与他那双锐目有关。我要沾沾大词人的福灵。

  刚才直奔瓢泉,忽略了泉边坐着的一位老者,他正冲我微笑呢。我忙上前打招呼,老者指指上山的小路,我猜那示意是说:你不上去看看吗?稼轩当年就常从这里上山,你若真是来寻稼轩踪迹的,岂能不上?我仰头朝沿山的翠绿望去,望不到山头,却见正有一片白云停在我的头顶,阳光镀金熠熠生辉。这不正是辛弃疾写过无数遍的停云佳境么?“且饮瓢泉,弄秋水,看停云”。我三步并作两步,一鼓作气往上冲,好似回到了青春少年!

  海拔300多米的瓜山不高,被我一口气登上,折了两个“之”字弯后才到小亭子。檐下匾额上3个大字突入我眼:“停云亭”。哦,这就是辛弃疾多次写到的“停云亭”么?廊柱上联:抚意烟霞松竹静,下联:寄情鸥鹭水云闲。吟罢站到亭子里遥望四边风光,心想:当年辛弃疾登高望远所伫立之亭,就是这里么?难怪老者示意我登山,那是希望我获得与稼轩一样的视野呀。当地文联的朋友指着山下左角的围栏给我们看,说那里围着的就是“瓢泉别墅”的原址,现在是空出来的闲地一块;而这个亭子,就是稼轩读书作词之余,常来远眺望云的地方,也因辛弃疾爱“停云”、写“停云”而建。

  在我的印象里,辛弃疾最少有十五六首词写到了“停云”,对“停云”情有独钟。那时辛稼轩四十多岁,却已经等白了少年头。没办法啊!只能弃官归野。可以猜想到:辛弃疾不改初衷,始终在等待着应召出战,甚至急不可耐。家仇国恨都没报,内心无法平复,辛弃疾只能效法先贤隐士,窝居乡野,以期安抚自己躁动不安又委屈伤痛的灵魂。

  3

  在去往鹅湖书院的车上,有一个与辛弃疾有关的问题萦绕在脑海中:在中国历史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如果没有辛弃疾那些烁金闪光的长短句会如何?想想看,他难道不是中华诗词歌赋大厦上,那最耀眼的飞檐翘角之一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看试手、补天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些豪情万丈的长短句,包涵着英雄热血与家国情怀的极致表达,充盈着丰沛的精神力量,任何时候、尤其是国有危难之时,这些沉雄无比又锋锐无比的长短句,裹着沙场飞扬的气势与英雄虎胆一齐吼啸,恰如一柄柄出鞘的利剑,狂闪如电,又似惊涛拍岸,震撼着、鼓舞着人心。自辛弃疾之后,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个没有读过他的词、受过他深深的感染呢?大凡久有凌云志的各路英雄豪杰,只要想起他的这些长短句,就浑身是胆雄赳赳。包括在中国百年的新诗史上,大凡留下点名的诗人,又有哪个没有受过他的感染与激励呢?

  据史载,中国思想史上有影响的两次“鹅湖之会”都在鹅湖书院举行:第一次,是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两兄弟的哲学辩论,主题是:圣贤人格;第二次,是辛弃疾与陈亮纵论国家统一大业,核心是:英雄理想。

  “辛陈相会”,朱熹爽约,由吕祖谦主持。虽是“二人专场”的“鹅湖之晤”,却将“英雄与理想”阐扬个透底,当然,这也是辛弃疾与陈亮,两位惺惺相惜的思想家、大英雄、大词人,一次难得的痛快淋漓的精神交流,整整10天。且结束之后,又有词作飞传,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交集与交融。史记:陈亮到鹅湖当夜,辛陈就对酒当歌,共商复国大计,却因报国无路而涕泪长流。中国文人的“士”之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一次极致丰沛的展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辛陈会与朱陆会,刚好形成了互补,一个是向虚的、从形而上的精神上探索“圣贤人格”,一个是向实的、从形而下来践行“英雄理想”。这个小小的书院,承载了大历史观的两根粗壮的顶梁柱。我站在书院“讲堂”之中,想象着这些古代先贤的精神风貌,突然就觉得: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一直都萦绕在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中,一刻也不曾离开过。

  归隐后,辛弃疾在上饶生活了27年。公元1207年10月3日抱憾病逝,享年67岁。当年辛弃疾吊祭朱熹时写了4句话,用在他自己身上似更贴切:“所不朽者,垂万世名。谁谓公死,凛凛犹生”。他是一个坚执不二的人,是一个有着英雄抱负、胸怀天下而“猛志固常在”的人,尤其还是一个天真浪漫、无邪赤子般纯粹的人,正如他词中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满眼热望,心怀美好地看待一切,不仅青山,还有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