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世界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8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蜀地观展

本报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14日   第 11 版)

  度过一段愉快的参观讲解时光后,运动员与史天琦(后排右二)一起合影留念。

  在成都,体育与文化以更和谐的方式交汇交融——观赛事,为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欢呼;看博物馆,领略蜀地厚重的文化底蕴。 

 

  “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陆游在《陆放翁集·斋居纪事》中曾对颇具巧思的省油灯有这样的记录。

  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博物馆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客人。讲解员史天琦告诉记者,许多外国运动员对展品阐释的东方文化底蕴很感兴趣,听得很专注。被誉为邛窑匠人结晶的省油灯正是网红展品之一。

  天府石犀是这里的镇馆之宝。“讲解的时候,外国运动员还追问石犀背后李冰治水的故事。看似憨态可掬的石兽,却承担着治水中水则和镇水神兽的功能,对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青年学生来说,面前这2000多年前的石犀让许多人感到震撼。”史天琦说。

  铜人头像旁,一名来自西班牙的运动员静静看了许久。他告诉记者,他喜欢研究世界历史,也听说过三星堆遗址,“这次没有时间去遗址参观了,希望再来成都时能去看看。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对我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2019年,史天琦留法回国,在第二年入职成都博物馆。彼时,为做好大运会期间可能需要的外语讲解服务,成都博物馆急需一批像她一样具备跨文化交流优势的讲解员,更好对外讲述中国故事。

  这段时间,史天琦与同事们非常忙碌。为满足大运会期间各地游客高涨的观展热情,成都博物馆优化调整开放时间,在7月28日至8月14日持续面向公众开放。“运动员和观众透过成都博物馆能够了解本地历史,更能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觉得这些付出都值了。”史天琦说。

  为了让外语讲解内容更简明易懂,成都博物馆在几个月前组织人员重新撰写讲解词,以期令观众在有限的参观时间内更好理解历史脉络。

  “中英文讲解侧重点不同。如果直译,有些内容外国观众可能比较陌生,很难深入了解。我们希望观众听讲解时能产生东西方文化联动,因此写讲解稿时格外注意。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会换成‘公元4世纪前后’,诸如此类更直观的表达。”史天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