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这么长,来乌江寨吧”,位于贵州遵义的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近日开启的夏日主题活动,受到众多游客的欢迎。
黔地风情浓
日乘摇橹,夜赏千灯。乌江寨被誉为“西南度假新地标”,背倚青山,临水而居,自然风光和黔北民俗风情交相辉映,宛若世外桃源一般。
白日里,青山远黛,绿水含烟,如同水墨画卷。木楼立于碧波两侧,薄雾袅袅之间,游人乘摇橹船悠然于江上,近距离欣赏两岸美景,享受微风轻拂,感受宁静安逸。此时,江面上独竹漂轻快划过,竹竿漾起浅浅的波纹,为这幅山水画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
游客踏上青石板路,沿着绿树葱郁的山道登上廻龙塔,俯瞰全景,整个乌江寨依自然山势与河道地形呈现眼前,“灰青瓦、坡屋顶、穿斗枋、花格窗、吊脚楼”的黔北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气势恢宏,一幅黔北民居群落画卷徐徐展开。
夜幕降临,乌江寨又仿佛坠入了梦幻世界,千家灯火渐次亮起,长长的廊桥流光溢彩,像一条光带连接两岸,站在廊桥上远眺,乌江两岸华灯璀璨,美不胜收。与泛光夜景交相辉映的是“乌江星音乐水舞秀”,搭配音乐、喷泉、灯光,令游客陶醉其中。乌江寨打造了贵州独具特色的泛光夜景,被称为“贵州夜景天花板”,受到各地游客的追捧。
乌江寨,白日如世外仙境,夜晚遇人间烟火,呈现出一幅充满黔地风情的诗意山水画卷。
非遗体验多
乌江寨自古以来就汇聚了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等8个少数民族,多民族文化在这里共生并茂,在保留各自鲜明特色的同时,又相互交融。结合当地民族文化,今夏乌江寨推出“八方宴”,将8个民族不同的美食和表演汇聚在一方天地中,游客可在此一站式体验多民族文化风情。
“我第一次接触非遗技艺体验,觉得非常有趣,在制作花草纸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来自贵阳的游客张先生说道。
乌江寨围绕非遗文化内容,打造场景式和沉浸式新体验,多位非遗传承人为游客展示花草纸、蜡染、竹编、通草堆画的传统制作技艺,并指导游客参与体验。此外,独竹漂、傩戏、杂技等多种演出全天候向游客精彩呈现。
作为贵州旅游的新地标,除了在业态内容上下功夫,乌江寨更注重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和永续发展。建立研学基地,培养研学教师、开发研学课程,乌江寨将花草纸、竹编、花灯等非遗的展示、体验和教学融为一体,通过课程的形式让游客深入参与其中。游学一体的模式令游客得以零距离触摸千年文化遗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非遗的知识和乐趣,并将之传承发展。
来自遵义的杨先生说:“我觉得独竹漂很神奇,像水上芭蕾一样。在景区能看到这个表演,不虚此行。”
乌江寨立足于贵州多样的非遗文化资源,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竹漂与景区常态化表演相融合,让更多游客在景区看到“一苇渡江”的黔北绝技,使之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乡村旅游旺
几年前的乌江寨可不是今天的样子。位于乌江支流上的乌江寨交通闭塞,周围大山环绕,几乎没有现代城镇的气息。2015年,乌江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规划建设。景区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链集聚发展,与当地村民一起共同致富。
作为重点文旅项目,乌江寨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旅游产业链的各种工作岗位,同时也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返乡就业创业的机会。景区从2022年2月1日营业至今,招收员工近千名,其中近80%的员工为景区周边人员。
村民朱显中一家3口,全部就职于景区,通过前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后,目前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全家月收入过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随着景区的逐步发展,溢出效应越发明显,家门口的旅游饭让当地村民看见了未来的希望。农家乐、果园、民宿等业态随着景区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大家共享旅游业发展的红利。
景区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注重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景区内建有乌江寨钢琴教室,通过志愿者公益教学的形式,让村里的孩子能够获得免费学习钢琴的机会,享受更多的美学教育。景区还开设了农民画廊,让当地村民在一天劳作之余有一个放松身心的地方,未来还计划与美院老师合作,培养当地农民学习农民画,并进行售卖。
如今的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有12个街区业态,将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等有机交融,观光与度假结合,形成高颜值、高标准、高品位的旅游度假综合体,统一运营的管理模式,创新了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乌江寨已成为贵州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吸引了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更传承了民族文化,推动了贵州乡村振兴。
本文配图由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