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山河已无恙 英魂归故乡

胡 渝 任 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4月07日   第 07 版)

  吴雄奎烈士的家人与烈士照片合影。
  出品方供图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清明节前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关于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系列纪录片《英雄回家》,以10集的篇幅讲述了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历程及为烈士寻亲背后的感人故事。

  从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起,中国已连续9年迎回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和9204件烈士遗物,在全社会引发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为了让烈士从回国到回家,从无名变有名,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为烈士寻亲的工作。截至目前,已为10位烈士确定身份、找到亲人。

  以此为主题,《英雄回家》使烈士们的生平故事、战斗经历以及有关部门为烈士寻亲的历程,经由各种档案资料、亲人回忆得到还原。通过《英雄回家》,我们知道了冉绪碧烈士从小热爱学习,是位具有书生气质的志愿军战士;我们知道了陈曾吉烈士和家中弟兄、叔伯共7人一起奔赴朝鲜战场,战争结束后只有一人活着回来;我们知道了侯永信烈士是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军的,家人虽万分不舍,却支持他的决定……一个个滚烫的、青春的生命,一段段看似平凡的人生经历,纵使时隔70余年,依然足以照亮我们这些后来者。这光与热的传递,正是《英雄回家》的价值所在。

  如今,了解当年抗美援朝烈士们牺牲时具体情况的人已经很难找到;战士们赴朝参战时普遍比较年轻,绝大多数没有留下直系后代。如何将烈士的故事和亲人的思念传递给观众,就成了创作团队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

  主创人员深入探访烈士故乡,回访烈士部队,寻访烈士纪念场所,走访烈士亲属、知情者、军史专家和寻亲工作人员,综合利用真实纪录、情景再现、历史资料、声音演绎等表现手段展开叙事,让烈士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将故事叙述得更加打动人心。除此之外,节目还精心挖掘各种寓意深长的寄托物和象征物,使其承担起表达情感、传递信念的功能,也造就了《英雄回家》中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催泪瞬间。

  一碗河蚌汤,是方洪有烈士与家人之间的亲情纽带;一盏荔枝酒,象征着吴雄奎烈士和弟弟之间的兄弟情深;群山深处的一面红旗,象征着爱国情怀的代代赓续;一盏盏在寒夜里摇曳的灯火,寄托着家人们对英雄回家的热切期盼……主创人员以丰富的意象构建起震撼人心的镜头和场景,完成了片中人物与观众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通过《英雄回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部门和个人在为“英雄回家”不遗余力地工作着。我们也看到全社会对烈士的敬仰——寻亲志愿者四处奔波,翻阅大量档案资料,只为弄清一个地址;航班机组通过机上广播向乘机的烈士家属致敬;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认真清点烈士遗物、整理烈士信息;烈士所在地的学校组织孩子们学习烈士事迹,致敬革命先烈;烈士所在部队的官兵们更没有忘记前辈,一直把他们当作榜样纪念、学习。

  长眠异国他乡的无名遗骨,时隔70余年后回到祖国,并确定身份、找到亲人,这一奇迹的背后,是祖国对英雄的重视,是全社会对英雄的尊崇。

  (作者系纪录片《英雄回家》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