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2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山西省介休市——

大医院“沉下去” 网格员忙起来

本报记者 胡 健 付明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07日   第 09 版)

  不久前,记者来到山西省介休市宋古乡卫生院。2000平方米的康复大厅,在乡镇卫生院不多见。里面走一圈,各种康复器械一应俱全,不同的治疗区划分清晰,两边墙上挂着近30面锦旗。

  “胳膊伸直,肩部用力……”多功能网架床前,50岁的马国华正在医生指导下做上肢肌力训练。

  “我是轮椅推进来的,现在能走着来了。”马国华颅内损伤造成右侧偏瘫,经过近一年康复治疗,正慢慢好转,“你看,我能拉起4块砝码了。”

  宋古乡卫生院近一半收入来自康复科,周边县区的不少病人都慕名而来,2021年康复门诊高达1.5万人次。

  一个乡镇卫生院为什么有这么多康复病人?2019年,市人民医院将康复科整建制下沉到宋古乡卫生院。

  上了新的高压氧舱,用上了远程会诊系统,市里的技术骨干每周来坐诊;在市里做一次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治疗11元,这里只需6元,一次高压氧舱治疗城里53元,这里只需39元。2021年宋古乡卫生院职工年人均绩效从5000元涨到3万元。

  “没想到家乡的康复专科做得这么好,我在这里能发挥专业所长。”英国留学回乡,27岁的樊晓聪决定留下来。入职半年,他接手了20多位病人,康复大厅的锦旗就有他的一面。

  在距离宋古乡卫生院不远的洪善村,新建成的标准化卫生室宽敞明亮,一间慢病网格小组活动室吸引了记者注意。

  “村里高血压患者加上糖尿病患者,将近300人。多亏‘介小康’帮忙!”村医段大夫介绍。段大夫口中的“介小康”,说的是慢性病网格管理员。介休市将20个慢性病患者划成一个网格,一名慢病志愿者做网格管理员,定期向村医汇报组员病情变化。

  吃过早饭,63岁的“介小康”宋改兰提着医疗包出门了。

  “曹大娘,来给您量血压啦!”听到招呼声,曹大娘和老伴儿笑盈盈迎出来。屋里暖融融,灶上的小米粥咕嘟咕嘟冒着泡。

  “曹大娘81了,太瘦,关节又变形,血压不好量。”组员的情况,宋改兰门儿清。

  果真试了5次才成功。“还是有点高,吃了饭,记得把药吃上。”去年腊月里一天,曹大娘高压超过180mmHg,宋改兰赶紧报告给段大夫,随后调整了用药。宋改兰不放心,一天跑三趟。

  “我们这里吃得咸,家家离不开酸菜缸。现在大家开始重视了,按时吃药,做饭也注意少油少盐。”说起组员的变化,宋改兰成就感满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慢病高危因素,减少并发症,以前这些工作都由村医一个人完成,忙不过来,效果大打折扣。”介休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院长樊金荣告诉记者,现在组建队伍就是为了引导群众成为自己的健康管理者。目前,介休构建起村医管网格员、网格员管慢病的管理体系,有近600名“介小康”。

  介休是8个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之一。2021年,介休县域就诊率达到94.5%以上,基层卫生院业务量同比增长30%以上,每年为病人节省医疗费用2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