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家古城,在磅礴的乌蒙山余脉三台山上,是唐宋元明时期威震大西南的彝族罗婺部凤氏大本营。
三台山,位于云南省武定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两县交界处,海拔2600米,四周悬崖峭壁,林木葱茏,美景引人入胜,因“山如台形,凡三层”而得名。元明时,为西南之名山。
在通往凤家古城山道的左边悬崖峭壁上,雕刻着两尊石像。左边是大圣北方多闻天王像,像高3.6米,宽1.4米,双目斜上,横眉怒目,高鼻阔嘴,头戴宝冠,耳佩璎珞,身披甲胄,衣褶飘动,线条疏密有致。右边是“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像,像高4.52米,身躯魁梧,方面阔脸,浓眉怒目;肩伸四臂,右前手持戟,右后手下垂而握佛珠;左前手屈肘于胸前,左后手托塔。两尊石像都是经南方陆上丝绸古道传入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登上山顶,期待中的凤家古城出现在眼前。城墙厚1.5米,残留段最高2米,周长360米,内径南北向118米,东西向102米,呈坐北向南台降式的四重院。从残基可辨,城堡南端为原大门,入内为长方形外院,两侧为马厩类等用房遗址。从外院上石阶径入一大门,方为四重内院;四重院为台形升高,直至正堂前,每两院间有照壁相隔,中有一台阶一门供出入;每院东西两侧,各有两开间或三开间厢房;第二院两侧厢房遗址前各有两个旗杆石墩;各厢房后又有一配厢,前厢与配厢间各成一小侧院。正堂后墙与左右山墙,为精工细条石,用石灰浆砌,墙厚1米;残留山墙最高为19层石灰浆砌条石,高4米;正堂格式为5开间6架9梁无柱的彝族古式居宅建筑。城堡四周分别建有晒场、粮仓、兵营、监狱、引水等设施,与主建筑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生活体系。整个凤家城结构严密,布局得当,代表了当时彝族罗婺部的最高建筑水平。
彝族罗婺部是一个曾在祖国西南叱咤风云的部落。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大理国王段智兴举阿而为罗婺部长,统一各部,建立封建领主政权,曾“雄冠乌蛮三十七部”之首。宋代大理国时期,彝族罗婺部凤氏家选址三台山修筑古城,成为大本营。凤家古城毁于明朝年间。
古城已去,青山依旧。古城所处的三台山,生态原始,自然秀美。山上长满了云南松、云南山茶、杉椤、麻栎、杜鹃等植物。春夏之交,腊梅、云南山茶、山玉兰、山杜鹃等野花漫山遍野竞相绽放。夏、秋季节,山葱、蕨菜、山草莓、香蘑、松茸、鸡枞、牛肝菌、绣球菌、木耳、羊肚菌等野生菌野菜遍地可采。灌木丛中、林草地上,时常可见穿山甲、花面狸、 赤腹松鼠、灵猫、狗獾、豪猪、云南闭壳龟、山猪、獾子、猫头鹰等野生动物。放眼望去,山峦含黛,薄雾缭绕,风光旖旎,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型油画之中,每逢双休或节假日,引得众多游人纷纷前往观光、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