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悦读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5月2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瞩目一方水土的芳华

□ 王国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5月26日   第 07 版)

  全球化时代,人类同住“地球村”,地域的概念显得有些模糊,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地域”的价值也更加突出,地域风格越清晰,辨识度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永盛的长篇小说《时代荣光——闽南红色风华录》瞩目一方水土的芳华,表现出书写一方热土的历史温度和精神高度。

  “闽南”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交汇的前沿,一批批中国人下南洋、过台湾,都从这里启程。“红色”凸显了故事的时间和背景。两个词并置,就大致界定了叙事的基本脉络和主要走向。

  《时代荣光》表现了以陈嘉庚为代表的闽南华侨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精神。他们将教育视为一切的根本和万事的源头。“捐资一道,窃谓莫善于教育。”“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斥资建校,其实也是一种投资。这个投资获利更大,只不过,这个‘利’,不是我们来取,而是许多国人子弟来获取。”作者专门拿出笔墨,写陈嘉庚访问延安时,刚下车就听见了厦门大学、集美学校的校歌。原来这个革命大熔炉里有他的学生。

  塑造人物,是作家的一个基本功,也是小说的一个支撑点。作者笔下的陈嘉庚,有着谦虚的品格和宽大的胸襟。厦门大学礼堂建成时,有计划以他弟弟陈敬贤的名字命名。陈嘉庚得知,“以学校公器,不应自私,力持不可”。

  在小说中,作者让我们结识了几位闽南籍女性。她们都是热血女子,向往自由,一身正气,对国家和民族怀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在作文课上写下“卫国何须分男女,誓以我血荐炎黄”的李秀若,受集美学校校歌中“桃李尽成行”的启发,声称“我不仅要成行,还要成林”,随之更名为“李林”。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在战场上自饮最后一颗子弹,壮烈牺牲。还有十几岁写下“把名留在世上,才不算空活一世”的陈淑媛,到上海更名为“白冰”,奔赴延安又改名为“莫邪”,立志像鲁迅的《铸剑》中那把名为“莫邪”的锋利宝剑一样,“经过磨砺,所向披靡”。从更名可以看出她们心态、思想的变化,看出她们的坚定与果敢,看出闽南女子博大而深邃的精神境界。

  这部作品的版权页上标注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读来有着强烈的纪实性和史实性,“大事不虚,小事也不虚”,这可以视为一种风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