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盘庚》里有这么一句话:“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
是不是有一种“每一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什么意思”的感觉?这么难懂,怪不得连“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家韩愈,都感叹“佶屈聱牙”了。国学大师梁启超也说了,《尚书》不看注释就看不懂。
“迪”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高后”是高祖、先祖的意思。“丕乃”是于是、就的意思。“崇”是重大的意思。“弗祥”是不祥、罪罚的意思。连在一起,意思是说“先祖于是就会重重地降下灾祸”。
全书这样的晦涩难懂之处,触目皆是,读起来真是“横垄地拉车,一步一个坎”。原因主要是《尚书》所用词汇十分古老,行文习惯也与今天差异极大。基于此,普通读者一般不会去读。但要想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尚书》就绕不开了。
《尚书》是汉代的叫法,以前就叫《书》。作为记言体史书,《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档案文献资料之一,最初有多少篇,不知道,相传是由孔子删削整理出来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禁绝《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流传学习。济南人伏生是秦博士,焚书令下,他把《尚书》藏在墙壁之中。后来的战乱中,伏生四处流亡。直到汉初,社会安定下来,他回去找书,已经损坏十多篇,只剩29篇了。把《尚书》背下来可不容易,离开文字,就算伏生这样的学者,也无法让全书复原,只好用剩下的29篇在山东教书。
汉代通行文字是隶书,伏生之前藏起来的书是用秦篆或者古籀文字写的。因此,伏生教书时,得把古文字翻译成“今文”。汉代立五经博士,就是用今文《尚书》做教材。
在墙壁里藏书的不只是伏生。汉武帝时期,鲁共王修宫殿,把孔子的故居拆了,从墙壁中发现了一批书籍,其中有《尚书》,是用古文字写的,就被称为古文《尚书》。这批书交在孔子的后人孔安国手里。孔安国拿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一对,发现多了16篇。后来孔安国把古文《尚书》献给了国家。这种说法虽被证明是有问题的,但当时在国家悬赏征集古籍的背景下,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一批真真假假的古文《尚书》。
董卓之乱后,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尚书》的传承受到极大破坏,孔安国当初上交国家的古文《尚书》也散失了。但东晋时候,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一部孔安国所传的《古文尚书》。这时晋元帝正打算振兴朝纲,需要学术上的成绩作为点缀。梅赜的贡献恰逢其时。于是,这部托名孔安国所传的伪《古文尚书》,堂而皇之地被立为国家学术。这部伪《古文尚书》共计58篇,是将今文29篇编辑为33篇,另外伪造了25篇。
唐代,盛世修文,整理古籍,学者孔颖达领衔撰写《五经正义》,其中的《尚书》选用的就是伪《古文尚书》。后来一路沿袭,成为十三经注疏之一。
伪《古文尚书》出自谁手?不清楚,大概率是魏晋之间的学者。这部书自唐代以后,怀疑的人很多。因为真《尚书》十分难读,伪《尚书》文从字顺,造假嫌疑极大。朱熹就说:“是伏生传的《尚书》都特别难读,不是他传的都特别平易。为啥伏生偏偏记得住难的,容易的反而全不记得?”
最终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是清代学者阎若璩。他在《尚书古文疏证》中提出“八不合”,即伪《古文尚书》与古籍不合、与史例不合、与古史不合、与古代典礼不合、与古代历法不合、与古代地理不合、与训诂不合、与义理不合。至此,学者才知流传千年的《尚书》标准本,实际是一个真伪杂糅的混合体。
又难读,又掺假,《尚书》的价值何在?
《尚书》的基本内容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内容涉及远古到周这段漫长时期的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
虽然难读,但其中表现出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讲求保护人民要像保护婴儿一样,对后世的民本思想影响很大,并启发了后代治理思想中“德威兼施”“宽猛相济”的观点,可谓后代政治思想的蓝本。无怪乎帝王将相以之安邦定国,士农工商以之修身待物。作为千百年来读书人的教科书,《尚书》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国人行为方式的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虽然掺假,但正如古文献学家张舜徽所说:“伪书虽伪,不可尽废。”古人造伪时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是货真价实的、后来散失的史料,所以伪书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儒家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虽然是出自伪《古文尚书》,但这句话的思想价值并不伪,应该是先秦儒家论述的孑遗,依然可以视作应对艰难世道的一种精神坚守。
此外,后世一些表达,可以从《尚书》中找到前身。比如,“兢兢业业”“有条不紊”“作威作福”“玉石俱焚”等词语都来自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