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都市里的村庄(行天下)

兴 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18日   第 12 版)

  向西爱月张公祠。
  向西村供图

  向西村村口牌坊。
  向西村供图

  来深圳多次,多是徜徉于高楼大厦和车水人流间,走马观花,从没真正地了解过深圳的基层社会。改革开放初期,这些原住民是如何从不知名的穷困乡村走向脱贫致富,再迈入大都市的?这次深圳之行,我专门到罗湖区的向西村——深圳最基层的村级单位,一个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落。与以往到深圳的经历比,向西村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尤其是这里的祠堂、张氏族谱,还有向西村人达观富足的心态、安居乐业的生活,令我印象深刻。

  一

  之前,我对祠堂了解不多,只知道它是同姓同族的后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里面供着先祖画像、列祖列宗的牌位、赞颂祖先和训诫后人的牌匾、楹联,还有香案、供桌等。祠堂给我的印象是肃穆的,甚至威严。但当我迈进“爱月”祠堂的大门,发现里面人声鼎沸,大人欢声笑语,小孩嬉戏打闹,其中一张桌子上还有几位老人在打牌,其乐融融。

  在这里,向西村向西实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伟光拿来一摞厚厚的族谱,告诉我,这是他们刚刚修订的“张氏族谱”。我一页一页仔细翻看。我在出版社工作,曾给山西一个家族出版过一本族谱,而面前的这部族谱更有文化积淀,也保留了历史原貌。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也是一个姓氏起源、迁徙、延续的谱系,它包含了一个家族生息、繁衍的全过程。正如古语云:“国无史,无以考一国之兴替;家无谱,无以辨一族之血缘。”从族谱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向西村张姓最早的先祖是汉代丞相张良和唐代诗人张九龄。同时,又能了解到作为中国最大姓氏的张姓,可以追溯到上古黄帝时期的姬姓,黄帝之孙张挥。张伟光告诉我:“这次修订族谱增加了更多信息,从前族谱里,媳妇多是记录一个姓氏,而现在的族谱中,记录了媳妇全名、生日、学历等更多信息。”

  族谱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张氏家训、家规和家约。家训是家族或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规则是家族或家庭中的规矩和法度。它们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是重要的约束。比如其中的宁乡先儒张氏家训八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又比如家约十律:和兄弟、和乡党、训子弟、重农桑、戒骄矜、息纷争、禁奢侈、严懒惰、戒赌博、儆窃盗。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些规范至今对我们的家庭伦理、道德教化具有现实意义。

  二

  我还在族谱中发现了一个词——“村贤”。这让我想起古代的“乡贤”,“乡贤”这个词始于东汉时期,是朝廷对有作为的官员,或者有威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张氏族谱中则采用了“村贤”这个名称,记载了自明清到当代,从官至五品的儒林郎到现在还在就读的大学生,近300人,其中当代“村贤”有212人。由此我想到中国的“乡贤文化”,唐朝的《史通·杂述》中有载:“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乡贤是中国乡村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015年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两次将“乡贤文化”列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乡贤文化的精神底蕴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于是,“新乡贤”和“村贤”的概念深入人心。

  向西村重修族谱,并在族谱中列入“村贤”这个称号,与重修祠堂具有同样的意义,是向西人为追寻历史,造福当下迈出的重要一步。

  向西村的两个祠堂“爱月”和“爵先”张氏公祠,最早建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可惜的是,在罗湖区旧城旧村改造时,被拆除了。2002年,在族人的呼吁和支持下,重新修建完成。张伟光告诉我:“改革开放以后,深圳的经济高速发展,向西村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手里有钱了,生活富足了,就更需要精神层面的东西,所谓‘富而崇文,文而向善’。这就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祠堂和族谱就是我们重要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文化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弘扬文化传统的原动力。”

  如今的祠堂,除了崇宗祀祖,办理婚、丧、寿、喜,商议族内重要事务外,也成为村民的活动场所,比如邀请地方剧团演出,与亲朋好友聚会联欢,甚至宴请到访贵客。为了让大家了解张氏家族的历史,对后人进行传统礼俗教育,村里还将家训族规制成小册子、挂历、书、匾、对联,供村民和来客了解。其中最醒目的是“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和“雍睦家风,世代相传”两副对联,表达了张氏家族不忘先祖恩泽,传承家风美德,树立文化自信的新时代精神。

  三

  领略了张氏族谱,参观完祠堂,肚子有点饿了。这时,主人端来深圳最具特色的“大盆菜”和“向西鸡煲”,晚宴正式开始。大盆菜相传始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向西村人一般在春秋二祭、元宵节、嫁娶、孩子满月、乔迁等节日或者喜庆日子里煮大盆菜。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大盆菜的原料、配料及烹饪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讲究。据说煮大盆菜的准备工作就要两三天,因为很多原材料要到香港新界上水、石湖购买和预订,其中主材15种,配料更是多达16种。大盆菜是每年秋祭活动的重要餐食,香港、澳门及海外的张氏后裔前来祭祖扫墓后共食,由此也促进了海内外同胞建设家乡的积极性。而“向西鸡煲”历史并不长,据说上世纪90年代,向西村居住的重庆人比较多,他们将重庆的香辣鸡煲与广东的煲仔结合,发明了风味独特的“向西鸡煲”。向西鸡煲在深圳的落地生根,也显示了向西村人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心态。

  晚宴上,坐在主桌上的都是向西村有名望的人,其中有年近80岁的长者,有退休村干部,还有在族谱上列入名字的“村贤”。席间,我认识了一位外姓的杨文才老先生。他是深圳市诗词协会会长,在张伟光“富而崇文”的倡导下,杨老牵头在向西村成立了“深圳诗词学会向西村创作基地”,鼓励村民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基地的成立,填补了向西村诗书画文化艺术的空白,也见证了向西村重视和重建传统文化的决心。

  在一般人印象中,深圳是移民城市,没有“根”,甚至还曾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但是,此番向西村之行,使我深深感到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向西村正是一个典型。它“严守家规家训,强调崇文重教、忠孝廉洁”的风习,代代相传,守正而创新。在这里,以祠堂文化、族谱文化以及乡贤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成为他们建立“文化自信”的一种具体体现,也给了向西村人面向未来的强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