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1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乐居东山

江幼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1月08日   第 12 版)

  东山,位于浙江溪口雪窦山之东,以产茶叶和毛竹闻名。如果把雪窦山分成三段,东山居中,两头分别有座寺庙,一座是居山顶的弥勒道场雪窦寺,一座是居山脚的东翠寺,两处都是传说中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经常游历的地方。从古镇溪口往雪窦山望,古寺隐入深山,能望到的唯独东山村。在一排屏风似的群山的左侧上方,几排房子在茂密的植被和缥缈的山岚中时隐时现,如一个挂在山崖上的村庄。

  喜欢东山的人第一眼爱上的就是它这独特的地理位置。村庄依山而建,使得这里随处可以找到开阔的视野,近看斑斓的山林、层叠的田亩,远眺热闹的城镇、村庄和纵横的公路。而在很多个清晨,这一切都被淹没在浩瀚的云雾里。

  风起云涌,从浅灰色里泛出一点粉,继而成长为漫天彤云,最终一轮红日从中踊跃而出。明净的阳光从山顶上的竹梢慢慢移到人家的屋顶、庭院,照进水塘边、竹林中的房舍。83岁的房舍主人冯根法把鸡引到竹林,然后慢慢地向村中心走去。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但他还是愿意去一家家民宿转转,和遇到的熟人、住宿的客人随意聊聊。

  冯根法的两个儿子都在城里生活,老家原本只剩下他一个。“没想到村里的年轻人又慢慢回来了,儿子和媳妇也说要回来。”冯根法不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但是打心里欢迎他们回来。这个村子和他一样,从某一刻起就锁定在时光里,一天重复着一天,直到这些年轻人回来。

  这些人都是冯根法陌生又熟悉的,都与这个村子有着密切的亲缘,他们曾经长居或短住在这里,从这里出去看了看世界,然后又回到了这里。他们拾掇起旧家园,打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或古朴、或现代、或繁花锦绣、或幽静淡雅。不论如何,都和这山、这村的气味相通,因为他们本就是这里的人,熟悉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的禀性。虽然此时,他们除了归人还有另一种身份:民宿主。但在他们心里,这些房子不仅是他们的家园,也要成为四面八方游客的远方家园。

  6年前,当民宿在东山还是个新鲜事物时,董邦良把它带到了这里。他租了村里的一排平房,开起了第一家民宿“乐居”。那个时候,正是这个村子由花木经济向环保复绿转型的初期,很多人都还处于迷茫中,既舍不下故土,又不知还能做些什么。董邦良说:“我带个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来做这个事,村子得有人才会有生命力。”

  6年过去,以村广场为中心,村里陆续出现了6家风格各异的民宿。年轻人回归东山的理由有许多种,每一种都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

  “东山是我的外婆家,小时候一有假期就往这里跑。山里有趣啊,春天掏笋挑马兰,夏天溪坑里摸鱼摸虾玩水,秋天摘柿子打栗子,冬天做年糕煨番薯……”徐小风在绿茶里加了一小撮野菊花,清幽的花香随水汽发散,时节的味道弥漫了一室。从室内往外看,花木扶疏,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徐小风为这间民宿取的名字:“花庭”。

  与“花庭”紧邻的“29号”走极简的侘寂风,主人徐娜却一点也不清冷,这位东山的女儿回来的理由简单又温馨:“回到娘家做点事,离妈妈近一点。”

  因为是家园,这里的民宿有着亲情的味道,用心打扫的、在后厨忙碌的、送时蔬野菜的都是乡里乡亲,住在这里的客人常常会变成整个村子的客人。

  傍晚时分,早早吃了晚饭的冯根法又来到了村中心。晚上有家民宿正举办庭院婚礼,空气中飘着瓦片鸡的香味,忙碌的人群、喜庆的气氛把初秋的寒冷也驱散了几分。他看了会儿热闹,转过身又看到咖啡店里,村书记徐佩伦和第一书记田武林正跟几个远方来的客人对着电脑讨论着什么。那是他不懂的事情,他懂的是他的家人们马上要回来了,这个村子昔日的活力也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