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家门口的公益岗位(身边的小康故事)

本报记者 禹丽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7日   第 11 版)

  “那阵子眉头一直缩在一起。”聊起那段困难时期的情形,家住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福州南街的哈玉莲印象太深。

  几年前,丈夫因心肌梗塞意外离世,给一家人带来莫大的打击。哈玉莲伤心之余,对往后的生活更是一筹莫展。彼时,婆婆因病痛常年卧病在床,孩子还在上学,都需要人照顾,丈夫的离开让这一家人顿时陷入困顿。

  年近40的哈玉莲坦言,自己长期在家照料婆婆和孩子,已经很久没有外出工作,更是连找份工作基本的信息渠道也没有。既没有一技之长,家中又有事务缠身,也请不起保姆照料,以后的日子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她家的情况。“他们主动来到家里,详细询问我的情况,有哪些困难。后来他们帮忙对接,给我安排了黄河东路街道福通社区的公益性岗位,辅助社区专干、网格员开展工作。”对这份“从天而降”的家门口的工作机会,哈玉莲十分感激。她终于既能兼顾家庭,又有了一定的收入。

  这几年,宁夏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通过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切实帮助像哈玉莲这样的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

  今年到6月初,全区对924名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为88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77万元,并为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提供了制度保障,每年购买70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虽然长时间脱离了工作岗位,但哈玉莲这份工作干得不错。从抡锄头除杂草、捡烟头,到学习用电脑制作表格、整理文件,她笑称自己逐渐成了“全能型”职工。

  转眼3年的服务期将满,今年初,考虑到哈玉莲家的实际情况,社区又积极对接当地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申请将岗位延期两年,继续让这一家人不为生计发愁。

  孩子即将进入高三阶段,哈玉莲对未来也充满信心:“最近一直挤时间参加妇联办的技能培训班,等到孩子高考结束后,再用学习到的技能找一份收入更高,更长期稳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