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手中有活干 小康路更宽(小康圆梦④)

本报记者 李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27日   第 11 版)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途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运作阿里、天猫、淘宝、京东等网络店铺达200余个,带动1200余人参与多肉生产经营。图为工作人员在察看多肉植物生长情况。
  丁华明摄(人民视觉)

  湖北援疆企业楚新农业有限公司建立至今,已带动当地就业150余人。图为7月15日,工人正在该企业纺纱生产车间工作。
  马东强摄(人民视觉)

  2021年广西南宁夏季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暨人才交流大会日前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370多家单位携带上万个岗位进场招聘,吸引大批求职者前来应聘。图为7月10日,求职者在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咨询。
  喻湘泉摄(人民视觉)

  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近日,上半年就业数据“出炉”,就业形势在去年以来逐步回稳向好基础上,继续保持总体改善趋势,大局依然稳稳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画卷中,少不了人民安居乐业、劳有所得的和谐场景。

  经过多年奋斗,如今,7亿多就业人员激活了中国就业大市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助力国家富起来、强起来,更让老百姓腰杆挺起来、钱包鼓起来,更多人的生活因劳动而出彩,更多家庭因就业而幸福美满。

  

  就业选择精彩纷呈

  ——就业规模从1949年末的1.8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7.5亿人;2013年至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连续7年超过1300万人

  在北京,应届毕业生杨帆刚从校园搬到工作宿舍,经过毕业季的面试求职,他斩获了多个就业机会,最终走向了心仪的岗位。

  在武汉,工龄已有七八年的陈亚君跳槽去了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大数据创业公司,多年职场积累,让他满心期待着企业创业初期的机遇和挑战。

  有人初入职场,有人离职创业,也有人学习新技能、探索新职业,中国大市场里,就业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不同历史时期,促进就业始终是重要的民生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落实,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更充分,“饭碗”多起来。中国就业规模从1949年末的1.8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7.5亿人;2013年至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连续7年超过1300万人。就业稳中向好,让百姓“饭碗”越端越牢,劳动者实现价值的机会越来越多。

  在经济社会发展、时代变革的浪潮中,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从餐饮、旅游、家政、快递等生活服务业,到金融、信息、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20年末就业人员占比达47.7%。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消费升级产业转型接连不断,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有梦想的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一展身手的舞台。

  技能是强国之基,更是立业之本。随着中国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更多劳动者吃上“技能饭”。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5800万,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近30%。

  施行“双休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出台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全年法定休息日从新中国成立时的59天增加到现在的120天,工作生活更加平衡;2019年全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就业稳定性不断提高。

  就业的稳中向好,为劳动者带来更有保障的收入。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79854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难怪身边常有人感叹:“有活儿干,有钱挣,这日子就踏实!”

  就业优先稳住大局

  ——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失业保险扩围,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成功抵御冲击,保就业稳定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势。稳稳的就业大局背后,离不开坚定的政策护航,离不开多年的改革发展。

  政策护航,就业大局牢牢稳住。

  “最困难的时候,援企稳岗返还政策解了燃眉之急!”“资金吃紧,减税降费缓解了资金周转难题。”“金额有大有小,但实实在在的数字给了我们迎难而上的底气。”采访中,许多企业道出心声。去年,面对疫情给经济和就业造成的巨大冲击,系列政策出台,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失业保险扩围……2020年新增减税降费就超过2.5万亿元。

  稳企业,稳就业。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经济凋敝,许多城镇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到国际金融危机,再到去年疫情突袭,一路走来,国内外风险挑战不断,就业也曾面临不小的压力。但是一次次稳大局、暖民心的精准施策适时出击,近年来就业优先政策更是全面发力,牢牢稳住了就业大局。2020年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

  改革助力,创新创业活力激发。

  “没想到注册成立公司这么方便,人社部门嘘寒问暖,更是让我们倍感温暖。”大学毕业后,乔象渊回到西藏林芝老家,创业做起了当地特产的电商,政策的扶持,让他对生意更有信心。

  降低申办企业门槛、简化登记注册手续,推广创业培训、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贷款支持……近年来,一项项落到实处的改革和支持举措,让创新创业成为更多人的自主选择。“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总计达5874万户,年均超千万户,创业活力有效激发;2020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就达2500万户左右。

  服务帮忙,供需对接就业更顺畅。

  “每个招聘会上,我都手举着这个二维码给大家讲解就业政策,推荐就业岗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副局长于砚华如今有了二维码这个云端新“武器”。在服务中与时俱进,2004年以来,该区人力资源市场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200余场,帮10余万名求职者圆了就业梦。

  精细服务、供需对接,这正是近年来人社部门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助力更好就业的缩影。从“点对点”接送、就业创业课堂、技能培训,到共享用工、线上招聘,一项项保就业、促创业的精细措施逐步落地。同时,市场服务发展壮大起来,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4.58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更多劳动者搭建起通往未来的希望之桥。

  岗位更多底气更足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止境,实现更好就业的努力也将一直在路上。

  近日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这意味着未来就业岗位更多、就业底气更足。

  信心来自强大的经济基础。

  就业的扩大是在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的。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齐备的产业体系,就业市场依旧空间广、潜力足。

  “就业持续稳健增长,成就卓然,为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说。

  信心来自活跃的市场机会。

  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近年来,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巨大的就业“蓄水池”。目前,快递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训练师、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2019年4月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向社会发布了56个新职业,无一不对应几十上百万的岗位缺口。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各地各部门从产业结构、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就业形式等多方面切入,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灵活就业新空间,而且开辟了就业新形态领域,推动实现更多就业。

  当然,劳动者的就业保障也将更充分:技能培训更健全,“十四五”期间将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00万人次;就业渠道更多,劳动力市场包容性更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条件将放宽……

  好就业,就好业,未来咱老百姓的日子将更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