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红色陇原幸福花开(红色地标巡礼·甘肃篇)

本报记者 银 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19日   第 12 版)

  人们在甘肃张掖甘州区龙渠乡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战斗遗址上听红军战斗故事。
  王 将摄(人民图片)

  会宁县会师旧址。
  甘肃省文旅厅供图

  “仲夏时日长,陇上风光好。”7月的甘肃,正是好颜色。

  甘肃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也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中共中央在这里作出重要决策,选择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落脚点,开创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地永载史册。

  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有三条与甘肃相关,分别为“红军会师·征途在前”、“壮怀激烈·初心不改”和“治沙典范·生态甘肃”。它们铭刻了甘肃的红色历史,凝聚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记忆和“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奏响了奋发进取的改革篇章。

  追寻红色记忆

  “红军会师·征途在前”以长征时红军在甘肃省内行进路线为主,并以时间为轴,较为真实地展现了红军长征胜利的艰辛历程。

  这条线路,串联起了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俄界会议旧址和茨日那毛主席旧居、腊子口战役遗址、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庆阳市华池县红色南梁大景区等著名红色地标。

  从兰州出发,开车前往甘南,来到腊子口战役遗址。这里地处甘肃甘南州迭部县东北,目之所及,皆处于群山合围当中,山谷间河流淙淙,一片安静祥和。

  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在红军长征的年代,腊子口是川西藏区进入甘肃内地的唯一通道,地势十分险峻。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军攻下了天险腊子口,打开了北上的通道,朝着哈达铺进发。

  如今,腊子口交通便利,一批批游客争相来到这里,缅怀先烈故事。迭部县丰富的红色资源,加之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和地形地貌,带火了当地旅游业。

  驱车前往陇南,来到位于宕昌县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在哈达铺邮政代办所阅读“《大公报》”、吃一碗红军凉粉,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内容。如今,红色旅游已成为哈达铺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年接待游客逾60万人次。

  从陇南继续前往白银,来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实现了胜利会师。群山苍茫、树木苍翠,会师旧址静谧庄严,会师纪念塔巍然耸立。今年,这里的红色旅游分外火热,一批批党员来到会师旧址,重温入党誓词。

  激荡革命精神

  甘肃形如一柄玉如意,狭长的地形,让这里东西南北风光迥异。“壮怀激烈·初心不改”这条线路串联起甘肃河西地区的红色景点和革命遗址,包括古浪县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遗址、永昌县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高台县高台烈士陵园、临泽县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等。

  跟随西路军西进线路前行,能深刻了解红军西路军在长征中的艰苦历程。

  来到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城西南角的古浪战役纪念馆,宽阔的缅怀广场上,红军西路军纪念碑高高耸立,在翠绿松柏的掩映中更显庄严肃穆。纪念馆内,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介绍红军西路军的历史。纪念馆以“西风烈·战旗红”为主题,由序厅雕塑、8个展陈单元和尾厅影片组成。截至2018年,纪念馆展陈各类红军西路军文物(遗物)300余件。

  沿着高速继续西行,便来到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纪念馆的前身是高台县高台烈士陵园,其中安葬有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近3000名革命先烈。尽管是清晨,来纪念馆参观、瞻仰的团队仍络绎不绝。

  “从今年3月下旬直到‘七一’,纪念馆接待的游客数量居高不下,省外来的游客大大增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长朱德忠说。

  “那段历史令人心情激愤,当我了解到董振堂军长牺牲的经过,更是难过,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付出一切的革命先烈们。”前来参观的兰州市民胡彩虹感慨道。

  奋发进取 不负时代

  “治沙典范·生态甘肃”线路包含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临夏州布塄沟村、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张掖市大漠紫光三万亩黑色食品产业园、武威市红崖山水库等。牢记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陇原儿女坚守绿色发展,凝聚起振奋人心的发展力量,谱写了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凯歌。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上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如今,黄沙之上一片绿意盎然。柠条、梭梭、花棒等植物恣意生长,根粗叶壮,显示出不畏困难的气概。

  八步沙林场因“六老汉”三代人40年来顶风治沙的故事而广为人知。古浪县北部,有132公里长的风沙线。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等6位年过半百的农民,以联户承包方式组建起八步沙集体林场,开启了“六老汉”与风沙抗争的历程。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不畏困难,将寸草不生的黄沙荒漠变成一片绿野。

  目前,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从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40年来,林场共完成治沙造林25.2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43万亩,埋压草方格沙障4万多亩,修建压沙造林道路34公里。

  自2018年以来,累计接待参观学习者超30万人次。今年4月,甘肃省首个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八步沙建成。

  在离八步沙林场约2小时车程的红崖山水库,鱼儿畅游,野鸭戏水,水天一色。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这里成了鸟的天堂。

  离开武威,来到位于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的元古堆村,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元古堆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没有像样的产业,那时候群众的日子,真难。

  今天的元古堆村,把脱贫致富靠向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百合种植、马铃薯种植、羊肚菌产业和乡村旅游,曾经贫困面达57.3%的元古堆村已实现整村脱贫,村民人均收入过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