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把中国戏剧画给世界看

睿 加 陈 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7月12日   第 06 版)

  “这幅画叫《跌雪》,是由锡剧《珍珠塔》的选段改编而来。展出的时候,外国朋友都抢着看。”段昭南指着水墨画上2个灵动的人物,绘声绘色地介绍其中的故事。

  与戏画为伴,段昭南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从最初看戏时的随手速写,到今天四尺长卷上的挥笔泼墨,他不仅用绘画的形式讲述戏剧,还将中国画与戏剧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四尺宣纸上的唱念做打

  “要想画好戏画,必须对戏剧有深刻的理解。戏画不是戏剧某一幕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出戏中最典型的场景或造型的精炼呈现。”说到戏画,段昭南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对于66岁的他来说,戏画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画上几笔就仿佛少了些什么。

  1973年,刚满18岁的段昭南第一次接触专业绘画。从素描开始,他陆续学习了水彩、水粉和中国画。绘画的种子也在这个时候悄悄埋进了他的心里。

  1986年,段昭南参与《中国戏剧志》的编撰。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每天到各个排练厅、剧场跑,一场接着一场地看戏,把上千部剧目看了遍。

  看戏的间歇,他开始画速写。最开始,只是为了记录舞台,画得多了,他开始琢磨怎么把人物画得传神。他专门去拜访各派戏剧表演大师,采访了数百位演员,只为了把握一出出戏的精髓和一个个人物的神态。

  不知不觉地,10年间,段昭南画了3000多幅戏画。一个个戏剧人物在他的宣纸上活了起来,仿佛琴声一响就要从画面中走出来。这些锻炼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以后,他就与戏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跨过太平洋的中国戏画

  “真了不起!”这是很多美国画家看到段昭南作品后的第一句话。1998年,段昭南到美国发展。虽然远离故土,但他对戏画的坚持和热爱没有变。而且,他的心里有了一个更大的想法,把中国的戏画带到国外去,让世界感受中国画和中国戏的美与魅力。

  2007年,段昭南在新加坡《明报》推出《百出国剧》专栏,以连载100幅戏画的方式介绍了100出中国戏剧。这是他第一次在海外刊物发表戏画作品。他介绍道:“很多外国朋友之前知道中国戏剧,但是并不了解。戏画直接明了,一画出来,大家就懂了。”

  2012年,段昭南受美国加州帕洛阿托伊丽莎白博物馆邀请举办个人画展。展出当天,1000余位观众到展馆参观。“大家都很认真地看,从一楼看到二楼,又返回来再看一遍,看细节时就拉住我细细地问。”回忆起那时的场景,段昭南记忆犹新,“他们和我说,‘原来中国画可以画得这么生动,感谢你让我们读懂了中国的艺术’。”

  让更多人看到戏画只是第一步。段昭南还希望借自己的力量推开一扇门,让外国朋友亲眼见到舞台上的戏剧表演。2018年,段昭南戏曲人物画艺术节在费利蒙市开幕。十几支专业队伍登台演出,其中不乏优秀的中国戏剧团队。“外国朋友看了演出,都竖大拇指,说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表演,还想再看一遍。”讲到这儿,段昭南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爱上中国画的外国娃娃

  “取名小红花,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像小红花一样,茁壮成长。”谈起小红花画院,段昭南露出欣慰的笑容。

  刚到美国时,段昭南创办了小红花画院。在画院,无论学习什么画种,中国画都是必修课。课程以《芥子园画谱》为教材,让学生们慢慢熟悉、掌握其中的造型、构图和用笔。

  “现在来画院学习的,不只有小华侨,还有很多外国小朋友。”段昭南指着照片左侧的小姑娘介绍,“这个印度小姑娘平时学画特别刻苦。她爸爸看了女儿的画后专程从印度赶来告诉我,这些画让他看到了古老民族的美丽。”在画院,像这个小姑娘一样热爱中国画的外国学生已有数百人。

  如今,当年的小红花已然成长,正迎着朝阳盛放。前不久,段昭南的一位学生在库比蒂诺市图书馆展出自己的国画作品。水墨的小鱼在纸面上活灵活现,浓淡相宜的墨色让人难以相信这样的中国画出自一位外国学生之手。

  “国家早已把我们培育成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无论在哪里,都能长出一片春天。”这是段昭南常说的一句话。几十年的辛勤耕耘,让戏画在大洋彼岸也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