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时光穿梭过李渡

皮 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28日   第 12 版)

  图为李渡嘉陵江大桥。
  李向雨摄(人民图片)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嘉陵江,流入四川南充境后,一路奔腾蜿蜒,在城区以南20公里的开阔平原地,渐次舒缓下来,将它最柔美的身段留在了这里——南充市嘉陵区李渡镇。小雨初霁的一个午后,我们从城区出发,沿212国道驱车约半小时,便置身于这个远离喧嚣、以渡口成名的临江小城镇。

  宛如太极图的阴阳两极,李渡新老街道界限分明。看似各自蜿蜒、风格迥异,实则相互依傍、气息相通。老街拐个弯就到了新街,新街钻条巷又进了老街。我们直奔远近闻名的李渡老街和码头而去。

  李渡老街傍江而立,这里的建筑有着川北典型的飞檐斗拱,潺潺江水声不时飘入耳朵。整个老街区以贯穿其中的文丰街为轴,向四面纵横延伸,回环耦合自成一体。清一色的青瓦房,斑驳掉漆的木门,精巧雅致的窗棂,过时的牌匾,不舍丢弃的风车,陈旧的长幡,无一不渲染着怀旧的气息。徜徉在老街街头,老歌的旋律、自行车铃声、“磨刀——磨剪刀哦——”忽远忽近的吆喝声,亲切而暖心,带领我们一起叩开尘封的记忆。

  虽没有了当年商贾云集的繁华,老街上的裁缝店依然坚持营业;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在为顾客修剪着他们钟爱了一辈子的平头;老字号的手工油茶,依然飘着辣子油诱人的纯香。闻香进店,老板娘笑盈盈起身,拖着脆生生的川北腔,朝店里发出长长的一声喊:“来——客——啰——”

  老街有街有巷,街巷交织互拥。几条直通江边唤不出名儿的巷子,虽逼仄,却清幽、净爽。光滑的石板路泛着岁月的冷光,一株月季、两丛芭蕉,俏皮巧妙地把小巷的寂寞掩藏起来。穿过一条巷,到尽头,眼前突然又飘来另一条巷。此时天上若有雨丝如织,漫步其中,脑中定会跳出戴望舒的《雨巷》。似乎一回眸,就会有一个姑娘撑一柄油纸伞,从时光那头,款款而来。

  午后的时光,下河街茶坊是最好的去处。茶坊前大撑的凉棚里,盖碗的清茶,一碟花生米,三五老友,任穿堂的江风轻抚,看金色的夕阳一寸寸撤离。一批茶客走了,一批茶客又来了。就这样坐着,喝茶、聊天、发呆、打盹,闲散的时光如江水般悄然淌过。这时候,一切似乎都慢了步调,心也一下子静了下来。

  穿过下河街,我们的脚就踏在了四川省最大的内陆客运码头上。这里曾一度是嘉陵江南充段客运量最大、最繁忙的渡口,年客流量高达100万人次。碧波荡漾的嘉陵江对面是土门、新场等乡镇,以前,祖祖辈辈生活在江边的李渡人过江,全靠渡船。每遇汛期、雾天或洪水,两岸人民只能望江兴叹。而今,有600多年历史的李渡水码头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经过3年奋战,相继克服2018年特大洪水、2019年超长雨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2020年12月23日,李渡嘉陵江大桥在两岸人民的欢呼中,实现了正式通车。

  彩虹一般悬在江面的李渡嘉陵江大桥上,迎面可见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一辆辆奔往新生活的小车,我的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温暖和感慨。春天的阳光正好,微风徐来,我的耳畔响起一阵高亢、婉转又深情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