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周六,北京市八一学校初二的一个班来了一群人,打破了周末教室的宁静。原来,这里在开展教室灯光改造试点活动,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落地。
“蓝光比例高”“红光不足”“光谱不连续”……教室里,负责此次灯光改造的深圳一家公司负责人郑智添,拿着一台手持式光谱测试仪,对教室原有灯具光线进行测试。
郑智添指着光谱测试仪屏幕出现的一道蓝色波峰,对记者解释教室的蓝光比例高。“不少家长担心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蓝光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却忽略了很多教室的灯光也存在蓝光问题。”他说。
在测试黑板灯的时候,光谱测试仪屏幕显示光谱片段不连续,郑智添说这可能对孩子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最好的光是太阳光,太阳光的频谱是连续的,优质的人造光环境应该是模拟自然光。”
据介绍,此次灯光改造选取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各一个班作为试点。“这些孩子面临升学考试,学习压力大,视力负担重,选取这样两个班级作为试点,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郑智添说。
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说,针对学生近视率较高的问题,学校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指导用眼卫生等方式进行调整,还尝试通过采取教室灯光改造等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创造适宜用眼的环境,控制近视率的上升。
灯光改造前后,记者亲身体验了教室的灯光。与改造前的灯光相比,改造后的灯光更加柔和明亮,看东西的舒适度有所提升。当然,长期效果如何,还要经过后续观察和测评来检验。
郑智添说:“近视防控并非只有照明改造,而是一套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和参与度,全社会共同协作,才能提高近视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