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展览既有图文又有视频,真是丰富多彩。”“脱贫纪录片还有中英文翻译,让中国减贫故事传播得更远。”“展览生动翔实地呈现扶贫成果,而且还有艺术美感,很大气。”12月21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人民日报海外网承办的“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现场看展观众纷纷点赞。
为了一张张脱贫后的笑脸
一描一画,绘出湘西美好生活;一针一线,绣出苗家锦绣前程。2017年7月,怀揣着对家乡的牵挂,在外创业有成的“80后”苗族女青年石佳回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创立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公司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让妈妈回家”公益培训项目,聘请苗绣非遗传承人指导培训农村留守妇女。如今,培训出的数百名绣娘实现“两全其美”——脱贫增收、照顾家庭都兼顾了。
在侨界的帮助下,石佳紧跟互联网时代,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在淘宝、微博、抖音等多平台推广苗绣产品,有效提升销量。“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上,石佳脱贫致富的微纪录片吸引了众人目光。“短视频选取角度很有特色,从一个点、一个人介绍脱贫攻坚,很亲切,很平和,很精彩。”湖南侨联党组书记黄芳接受采访时说。
为翔实记录侨界助力脱贫攻坚的独特贡献,人民日报海外网摄制组曾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尊桥乡上乐村、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等地,拍摄的微纪录片均在“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上呈现。
江西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罗丽都说:“此次展览不仅突出侨联组织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更体现了千千万万脱贫一线侨联工作者的奉献和风采。特别让我激动的是,江西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凝聚了中国侨联的关心支持,以及我们省市县侨联共同的努力。”
成果展上,“脱贫攻坚笑脸墙”格外吸睛,一张张男女老少的笑脸洋溢着脱贫致富的喜悦。据介绍,笑脸墙由49张照片组成,展现了贫困群众在侨联和侨界的帮扶下实现脱贫后的笑容。“这些笑脸是各地困难群众脱贫后的真情流露,也是中国侨联脱贫攻坚工作无声的成绩单。”有观众这样描述。
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介绍,从2020年6月开启的“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用侨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减贫故事,讲好侨界投身脱贫攻坚的故事,凝聚了侨心侨力侨智。该活动形式新颖,分为“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微纪录片、“喜看侨乡新变化”网友互动征集、“侨界脱贫攻坚图片故事”征集与展示、“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四大板块,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侨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20年11月底,活动共收到投稿近万篇,全网点击量超6700万次,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汇聚成一幅由千万网友共同描绘的脱贫攻坚胜利画卷。
合力向乡村振兴再出发
近年来,全国侨联系统和广大侨界群众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多种方式,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侨联等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援下,贵州省遵义市红渡村村民余勇家4个子女的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微纪录片“山乡灯塔,照亮少年前路”以贵州省侨联帮扶对象余勇家中的长子余彬为主线,讲述在教育扶贫工作的大力铺展下,越来越多的山村如同红渡村一样燃起了闪亮的灯塔,守望和指引着乡村少年前行的道路。贵州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吕虹说:“贵州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侨联及侨界齐心协力脱贫攻坚,此次展览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
据介绍,中国侨联所属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联动各级侨联组织和海内外侨胞,募集资金20多亿元人民币,创办“侨爱心工程”“侨爱心·光明行”“小水滴基金”等多个品牌活动,捐建侨爱心小学1万余所,侨爱心卫生院、侨爱心水站、侨爱心图书室2000多个,开办和协办“树人班”“珍珠班”1000多个,资助贫困学生60余万人,推动各级侨联开展各类公益项目6000多个。
中国侨联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何继宁接受采访时说,此次成果展从对口支援、产业扶持、促进就业、教育支持、医疗救助、基础设施援建等方面,较全面地展示了广大侨胞和各级侨联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的各项行动。下一步,基金会将进一步弘扬广大侨胞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凝聚侨界爱心力量,围绕帮助困难群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等方面继续发力。
据悉,“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是侨界公益工作的未来努力方向之一。在“追梦中华·侨与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成果展上,从脱贫攻坚开往乡村振兴的“高铁”造型立体布景展区,引得许多观众前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