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追梦青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资讯速递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24日   第 10 版)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本报电  12月22日,青岛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共有155个项目(人选)获奖,包括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自然科学奖10项、技术发明奖6项、科技进步奖132项、国际合作奖5人。

  据了解,获奖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青岛主导产业领域成果共计112项,占全部项目的76%。其中,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成果28项,成为带动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2020青台港澳文旅大会”开幕

  本报电  12月22日,“2020青台港澳文旅大会”在青岛开幕,大会以“促进文旅交流 点靓时尚青岛”为主题,并在青岛崂山区、城阳区设分会场。据悉,此次会议共安排主旨演讲、现场及线上推介、授牌仪式、签约仪式四大板块,紧扣文创产业发展脉搏,促进青岛与台港澳文创产业积极互动、资源共享。

  据了解,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批准台港澳投资项目7738个,实际使用419.3亿美元。今年1至10月份,青岛市新批准台资项目40个,实际利用台资91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1.2%;港澳在青投资项目246个,实际使用资金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港资和台资分别居青岛市利用外资的第一位和第五位。

  

  上合示范区“俄罗斯中心”启动

  本报电  近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俄罗斯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中心位于青岛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内,是首个对外推介的上合组织国家国别中心。

  据悉,中心内包含俄罗斯国别馆、俄罗斯特色商品馆、俄罗斯会客厅,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俄罗斯企业、商会等提供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俄罗斯中心”将促成中俄基金签约落地,通过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产业发展,举办俄罗斯油画展、俄语大赛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产业共赢、科技合作、文化互动、商业交流,以人流带动物流、商流和资金流,中心将打造中俄合作的新平台、新桥梁。

  

  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启用

  本报电  日前,2020青岛国际技术转移大会暨第二届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中,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揭牌,该中心位于青岛市南区软件园内,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国内首个集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诸多特色为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

  据悉,技术转移中心主要包括技术转移转化区、成果展示及文化交流区、创新服务配套区和生活配套区四大功能区,通过数据驱动的“线上+线下”体系,打造集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经贸往来于一体的青岛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家工作站揭牌

  本报电  近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青岛专家工作站在青岛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家工作站。据了解,工作站实行主任负责制,负责领导专家工作站开展技术创新、课题研究、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工作。工作组成员则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单位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中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当前,青岛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步入“快车道”,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对提升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即墨推进外企项目落地建设

  本报电  日前,位于青岛即墨区环秀街道的盈凡电气亚太区总部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占地面积约74亩,由美国盈凡电气集团、青岛源嘉盛鼎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目前,项目主体施工完成80%,预计2021年2月份投入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可解决就业1000人。

  据了解,该项目所在的环秀街道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土地规划、资金、政策等堵点、难点,创新机制、主动服务,采取“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签约落户,畅通项目建设的“快速路”,建设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园区。

  (陈  曦)

  (本栏目除署名外由于  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