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作为初入出版行业的新兵,在湖南新华印刷一厂的排字车间见到当时已过退休年龄的钟叔河先生,与车间主任为《唐诗百家全集》某一页版面不够整齐而反复交涉。当时还是铅排,调整版面远比现在在键盘上敲个命令就解决问题要复杂多了。“这是何解(音卧改)啰?”钟老那浓郁的湖南口音至今还在耳边回响。
每当忆起这样的过往时,总感叹今天的编辑没有钟老的认真。前不久,在对一本书做印前检查时,篇章页的内容介绍语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两句三年得,捻断数茎须”。何以这样一句张冠李戴的诗句闯过三审三校到了我印前检查的桌上?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作为苦吟派开创者的代表名句,用语简易直白,对仗严整,情意至深。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与那位“慈母手中线”的孟郊共称“郊瘦岛寒”。当然,他关于“推敲”的典故更加广为人知,据说由此得到了韩愈的赏识。有《赠贾岛》诗为证:孟郊死藏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中道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就是这样的“百世师”,毫不吝惜地将“天恐文章中道绝,再生贾岛在人间”的赞誉给了自己后辈——这是有怎样胸襟的韩愈,又是有怎样人品的贾岛。
而“捻断数茎须”的上句是“吟安一个字”!作者是晚唐苦吟派诗人卢延让。《唐才子传》载:“延让,字子善,范阳人也。有卓绝之才。”与贾岛“两句”联一起,几乎成了苦吟派的形象代言。其《苦吟》全诗如下: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稳赋易,为著者之乎。
为“吟安一个字”而甘愿一年半载地受折磨,乃至捻断数茎须的,当今确乎没有听闻。例如这个“安”字,就大有讲究。就如将一件礼器一样的重器恰如其分地放到它该放的位置,“置之安处则安,置之危处则危”。
那么,卢延让是如何“吟安一个字”的?这里举他《蜀道》的一联:云中闹铎骡驮去,雪里残骸虎拽来。
初读有些奡兀幽峭、硬语盘空的意思。再读,上联似乎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形象注释,下联则是“路有冻死骨”的后续结果。唐末的四川,行商的骡队已经连金属的“铃”都已使用不起,只能将就用木做的“铎”了;然而,木铎发出的又怎能与铃铛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相比,怎一个“闹”字了得!“云中闹铎”是着一“闹”字而将哀音写尽。这是作者全身心熬着痛的苦吟,也是作者“捻断数茎须”后吟“安”的一个字。这短短14个字,就将唐朝末年四川的凋敝从蜀道这一视角全然刻画出来,触目惊心。
还有一个苦吟派的诗人就是唐末有“月锻年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之称的周朴。此人的苦吟,不仅在乎自己,还在乎读者;读者读错了他诗中的一个字,他不知则已,知道了也是不行的。如他的一首《董岭水》: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其中的“河声流向西”一句,着一“声”字,苕溪上游在董岭湍急的气势和声音,就在眼前,就在耳畔。如果说,像大禹这样经略山川河流、为民驱邪谋福的英雄值得人们永久记住,那么那些用诗歌将人类美好的精气神注入我们脚下的土地的诗人,也同样值得我们记住。
据说有一天,一士人路遇周朴,成心捉弄这个跟文字较劲的霸蛮人,故意念了声“河声流向东”,即跨驴迅跑。周朴眼见将自己呕心沥血的诗句念错,心急如焚,可又无驴可骑,只得急行数里方追及,对士人说:“朴诗‘河声流向西’,何得言‘流向东’?”
相传一天周朴在野外遇见一樵夫担着柴薪赶路,周朴上前抓住那捆柴火,连声说:“我得之矣,我得之矣。”樵夫以为碰上劫道的,丢下柴担撒腿就跑;慌忙中遇到游徼卒(类似巡警),被怀疑是小偷而遭盘查。周朴这才赶来说明情况——见到樵夫担的柴薪,猛然激发了自己的灵感,长期悬拟的上联有了绝妙的下联:“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做薪。”如此的动手动脚,感觉有些现代行为艺术家的做派!
为诗疯魔成这样,倒是契合林黛玉“无赖诗魔昏晓侵”的意味。然而,这还不算最奇葩的。唐末乱世,周朴避居福州,当时朝廷的观察使杨发、李海请他出来当官为朝廷出力,他拒而不往。唐僖宗乾符五年,黄巢起义占领福州,也想让周朴为他献力。周朴拒绝得一点不含糊:“我为处士,尚不屈于天子,安能从贼!”黄巢岂容别人称其为“贼”,于是也一点不含糊地将周朴一刀砍了。像周朴这样苦吟诗人,将一字一句看得如此之重,却将自己的头颅看得如此地轻,真有“砍头只当风吹帽”的意思;人生在世,知避与不避,方为君子,这确乎又不是现代所谓行为艺术家决绝的坚守了。
据研究,苦吟成派自贾岛始,而上溯可达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末以后,苦吟派后继无人了。尽管人们也明白“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但是,道理也仅是“知道”而已。今天,外语重要,计算机重要,手机重要,反是人们说的话,留下的文字乃至写成的书,似乎都可随便的。然而,文章千古事,仓颉造字可是“天雨粟,夜鬼哭”的!
南宋道教紫阳内丹派南宗祖师白玉蟾在诗中写道:“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1200年前的周朴,知道的人不多,《全唐诗》也仅收录了他15首诗。但是,我想鲁迅所说中国人的脊梁中那舍身求法的群像里,是会有周朴的身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