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节正好,位于浙江青田城西北的石门洞最有看头,隐秘、幽静,险峻、旷远。
尤其是在瓯江上远眺,左边的卧龙山峰峦连绵,临江壁立;右边的伏虎山孤峰崛起,一柱擎天。而旗、鼓二峰对峙如门,险象环生,让石门洞在瓯江的烟雨迷雾里愈加有洞天仙境的意蕴。
始建于唐代的“问津亭”坐落在石门洞口。数百年前,南宋诗人谢枋得一路来到石门洞,留下千古流芳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全诗随手设譬,既符合诗人身世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又明白地表明了诗人的志向。在石门洞,谢枋得把自己当作了第二个陶渊明。再读“问津亭”上那副楹联:“似洞非洞适成仙洞,有门无门是为佛门”,意境深远。
进入石门,两侧壁立千仞,那连绵起伏如飞虎腾龙的群峰,围出了一个天然洞府。浸透古韵的山中小路似仙人遗落的竹简,在曲径通幽中记录下悠远的岁月,在坎坷不平中衔接曲折的历史。
把一座山谓之一个洞,这应该是世间最大的天然洞府了。苍穹为顶,群山作壁,在无尽的岁月里,在浩瀚的时光中,石门洞蕴积自然风情的大美和人文景观的厚重。
寻着当年刘基在此读书悟道时行走的路径,能感悟到天地的另一种延伸。在“藏书石”旁,满山的松涛犹如琅琅读书声,随风起伏。四周峰峦叠嶂,就像一部部经书,书写石门洞的悠远与幽深。传说刘基就是在此收得三卷无字“天书”,并以此辅佐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大明王朝。在刘文成公祠,还立着刘伯温手拿“天书”的塑像。
石门洞以其洞天仙境之幽,吸引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李白、王安石、沈括、王十朋、郑复初、汤显祖、阮元、袁枚等皆在这里留下墨宝。尤其是时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赞石门洞为“东吴第一胜事”,在此写下《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登石门最高顶》《石门岩上宿》三部诗篇,并留刻于石门洞崖壁之上。在石门洞一百多处摩崖碑刻中,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遗迹,还有艺术的再现以及文化的传承。
是奇山秀峰造就了石门洞的绝美风情,是怪石异水点化了石门洞的奇幻意境。一道石门飞瀑就像一处点睛之笔,将石门洞的美景推向极致。“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这是何等的气势,在生命的逆境之中,把跌落当作了另一种腾飞。
一生好游的李白算是饱览奇山异水的,可在石门飞瀑前,他亦是惊诧不已:“何年霹雳惊,云散苍崖裂。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