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葫芦

王 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6日   第 07 版)

  先前不知道新疆盛产葫芦,有一年在墨玉的一个果园闲逛,以为头顶是葡萄架,一抬头才发现是葫芦,一个挨着一个,让人看着喜欢。

  当地朋友说,那就是著名的葫芦长廊,与葡萄长廊一样有名。在这个长廊中,能找到所有形状的葫芦,大的,小的,圆形的,长条形的,两节圆的。

  葫芦在古代被称为瓠瓜,是制作乐器的重要原材料,尤其是用长柄葫芦加工出的笙,音效最佳。在古代,葫芦常被用于祭祖敬老,人们把葫芦切成环形,其他的都不要,只将与茎蒂相连的那一环敬献于奉桌上,以示不忘先祖。那时候的葫芦,在青年男女的新婚之夜,亦起到重要作用。他们把一个葫芦剖为两瓢,然后用线连接两个瓢柄,再在瓢中盛上酒,二人各执一瓢饮尽,然后合瓢为一,象征夫妇美妙结合。

  南疆的阿图什、喀什、和田等地盛产葫芦,而且最大最漂亮的葫芦均在这几个地方。在巴扎上,总有一个卖葫芦的小摊,摊主在两棵树之间拉一条绳子,把大小不一的葫芦挂在上面,有人来买葫芦,他一句也不介绍,没有人不认识葫芦,至于葫芦的好坏,或者你想要什么样的葫芦,看就是了。有一人要买一个葫芦,看了半天也没有中意的,便要转身离去。摊主叫住那人说,今年的葫芦都在这儿,你看不上,明年的葫芦还会在这儿,明年你再来吧。第二年,那人又去那个小摊,终于挑到了中意的葫芦。

  最早的葫芦用于装水,当时的人们经常奔波于戈壁沙漠,如果不带足饮水,轻则半道而返,重则渴死在风沙中。人们下地种田时也带一葫芦水,口渴或疲乏时喝上几口,顿时精神焕发,又去干活。南疆的农民常说一句话:只要备一个葫芦,永远都不会口渴。有一人专种葫芦。有一年,葫芦藤上长出了几个硕大的葫芦,那人一时犯难,用那么大的葫芦去装水,谁能背得动?再说装那么一大葫芦水,谁又能喝完?到秋天打了麦子,他灵机一动,用大葫芦装麦子岂不是更好。于是那几个硕大的葫芦,便专用于装麦子,算是派上了用场。

  在南疆的农民家,多见墙上挂几个葫芦,我以为葫芦的用途仍是装水,但当地朋友说,现在的葫芦能挣大钱,早就不那样用了。问及原因,原来如今的葫芦多用于作画,美其名曰葫芦画,很受欢迎。

  葫芦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自宋代始,人们在葫芦上赋诗作画,形成“葫艺”画风,到清朝康熙年间已很兴盛。在民间,葫芦被视为吉祥物,素有“宝葫芦”的美誉。

  后来在墨玉巴扎上见到了葫芦画,其上的图案制作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用色彩画上去的,以艳丽、绚烂和浓烈的花卉风景为多;另一种是用电烙工具烙上去的,呈黑白效果,以粗线条人物画为多。两种均有新疆农民画风格,简单、明了、质朴。

  画作体现的是艺术感染力,葫芦因此被遮蔽,感受不到其生命的美丽。当时想,如果我收藏葫芦,只要直接从藤上摘下自然风干的,唯其如此,才是拥有真正的葫芦。

  我曾在南疆军区文化站的后院种过葫芦,从下种、出苗、长叶,直至将藤攀上我搭出的铁丝,我无一日不去看,无一日不浇水。我要小心伺候它,给我结出葫芦。

  数月后,藤上挂了三个小葫芦,我仍无一日不去看,盼望它们快些长大,到秋天摘下把玩。我觉得从下种到收获,是一个完美的过程,劳动的快乐和意义亦在其中。

  但一场大雨却使那三个葫芦不幸夭折。一天晚上下起大雨,我因为睡得沉,居然毫无察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听见窗外风雨交加,便赶紧起床去看我的葫芦,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掉在地上已被泥水浸泡的3个葫芦。我用手摸了摸,它们软塌塌的,已无用处。

  又一年,我回天水探亲时买了一个葫芦,从喀什坐夜班车前往乌鲁木齐。夜班车曾经是新疆尤其是南疆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两个司机轮换驾驶,乘车者每人一铺,躺累了坐,坐累了躺,从喀什用两天一夜或两夜一天,才能到达乌鲁木齐。车上同行的一小男孩喜欢我的葫芦,先是抱着玩耍,后又闹着要我给他,他妈妈连哄带说均不见效,那小家伙哇的一声哭起来,且哭声越来越大,他妈妈束手无策。我将葫芦送给那小家伙,他破涕为笑,车内遂安静下来。天黑后,我恍惚觉得有小手摸我的脸,睁眼一看,那小家伙把一块馕递到了我面前。那一刻,难挨的孤寂感消失了,漫漫长路也似乎变得短了。

  几年前去喀什参加一个笔会,见到了写散文的一个文友。她家原本在沙湾,一次去喀什碰到葫芦,便留下来专以画葫芦为业。几年下来,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亦越来越好。笔会期间去了莎车,她购得一个颇为漂亮的葫芦,当晚吃饭时我想看看,不料那葫芦刚到我手中便掉了,啪的一声在地上摔出一个口子,她顿时痛惜地叫出了声。我捡起葫芦一看,指着那个口子忙劝她,此乃天助也,那口子活脱脱是一佛龛状,她只需再加构思添画,便可得到一个绝美作品。她破涕为笑,场面气氛遂变得轻松。

“农二代”的故事(海外作家看中国)
量子纠缠记
葫芦
春来早(外一首)
责编:杨 鸥 邮箱:huawenzuopi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