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工业遗产 成为城市转型的新“名片”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02日   第 11 版)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展示的采矿设备。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华新水泥厂旧址举行的水泥作品展。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初冬,中国湖北黄石,华新水泥厂旧址。旧厂房内,铁锈色的楼梯穿插于各种带着历史温度的旧设备之间;旧厂房外,贴于厂区办公楼斑驳蓝色木门上的“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的标牌仍旧清晰…… 不远处,工作人员正在重现那些沉寂于岁月中的历史,“这三台大型圆柱设备,是湿法水泥窑。1、2号窑始建于1946年,是从美国爱立斯公司原装引进的,这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保存完好的湿法水泥旋转窑设备。3号窑于1975年由华新人自己设计建造,1977年正式投产,并出口20多条生产线,被命名为‘华新窑’,成为中国水泥工业的里程牌。”

  华新水泥厂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那一年,大冶湖北水泥厂(华新水泥厂的前身)创建。2005年,华新水泥厂枫叶山厂区1-3号水泥窑停产;2007年7月,最后一组水泥磨生产线关停。从创建到全线关停再到保护利用,华新水泥厂的行进足迹,正是不少中国工业遗产走过的路。

  关于华新水泥厂旧址的最新消息是,已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

  从“被遗忘的角落”

  到成为热门话题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并不仅仅是中国话题。

  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提出,工业遗产是指工业文明的遗存,它们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这些遗存包括建筑、机械、车间、工厂、选矿和冶炼的矿场和矿区、货栈仓库,能源生产、输送和利用的场所,运输及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设施等。该宪章的通过被视为“工业遗产保护的标志性事件”,提升了世界范围内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

  相比国外较早开展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利用,中国起步较晚,一度是“被遗忘的角落”。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郭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正处于开始和探索阶段”,需要全国统筹对工业遗产的发展脉络进行科学梳理,“除东北、上海等工业集中地区外,一些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国际背景或影响下产生的体现中国人民精神和创造力的边远地区的工业遗产也值得关注”。

  中国工业遗产主要形成于几个阶段:一是古代手工业时期;二是清末洋务运动和民国民族工业时期;三是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四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

  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历程中,2006年4月在江苏无锡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是重要节点。论坛形成的《无锡建议》,呼吁在中国城市化的洪流中,关注对工业遗产的整理研究,保护好中国文化遗产中这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建议也被称为“中国首个倡导工业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如今,如何将记录中国工业化进程重要信息、承载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利用,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纳入城市转型

  郭旃指出,当前,大家对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及其在工业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意义、作用等的认识比较容易统一。如何保护,保护的规模应该是多大,保护利用之路该怎么走等,在现实中会涉及各方利益纠葛,但各地都已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模式。

  日前闭幕的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上,来自9个国家的40余位专家为黄石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把脉开方。

  这是今年10月黄石市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工业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之后的“大动作”,也是将该市工业遗产未来保护利用之路置于世界遗产体系下的一次自我审视。

  相关专家认为,黄石工业遗产主要有三大特性——唯一性(主要指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密集性、品类上的多样性)、先进性和完整性。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和华新水泥厂旧址组成的黄石工业遗产,是一个集矿产开采、冶炼、制造、加工为一体的矿冶遗址群,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时期和近现代工业化开端时期矿冶工业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

  未来,黄石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其经验是否可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提供范本,均属未知。但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纳入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黄石的努力和有潜力,是大家的共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廖启鹏建议,梳理开采、冶炼、输出等全产业链内容,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广泛的社会参与,在未来,整合长江中游地区的矿冶遗址,构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矿冶遗址网络体系。

  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很难如愿

  伴随工业遗产保护的讨论,“活化利用”成了高频词。如何实现真正的活化,中外各国有不少成功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持有人郭粤梅介绍了德国的相关经验。煤矿关税同盟位于德国埃森市,始建于1847年,是鲁尔区借助煤矿工业大发展的重要见证。鲁尔区开展城市再生计划,煤矿区所在的53个城市经历了结构转型。如今,煤矿区已成为一个艺术、创意和休闲活动中心。“人们可以在厂房里举办各种艺术展或音乐会,在用集装箱焊接的游泳池内游泳,或者蹬着一部大轮子车在焦化厂的老炼焦炉之间游览。” 郭粤梅说。

  位于北京的798艺术区,被视作中国“工业遗产转型的成功样本”。其所在地原是“国营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98”的成功,让不少地方看到了工业遗产改造成文创园的可能。但相关专家提醒,改成文创园并非唯一模式,活化利用不能“一窝蜂”模仿。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希拉里·奥林奇认为,在保护基础上,工业遗址可通过博物馆等载体,进行创新性的展示展览活动,讲好“人的故事”。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所在地)的下一步计划是讲述矿工故事。“准备实施‘矿井探幽’项目,游客可以穿着矿工服,带着矿工帽,进入矿井巷道,沉浸式地感受矿工的工作状况……” 站在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说起未来,声音高了起来。

  郭旃认为,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原来工厂的关系、和当地社区的关系等。“但遗产保护是核心,如果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话,很难如愿。”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工业遗产如何“活”在当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快马加鞭 拟推第三批工业遗产名单
西藏自治区有望出现首个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 成为城市转型的新“名片”
令人震撼的工业景观
责编:齐 欣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