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

一面铁了心跟随美国遏华 一面从中国捞取巨大红利

澳政府“两面下注”还能赌多久?(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23日   第 10 版)

  图为参与美澳“护身军刀—2019”联合军演的舰艇联合编队。
  (资料图片)

  最近,澳大利亚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分裂症”又有新表现。

  随着两年一度的美澳“护身军刀—2019”联合军演拉开帷幕,这次外界将更多注意力聚焦于澳政府可能在此期间正式宣布的一项计划——在该国北部海岸建造一个新的深水港,使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部署更为便利。澳媒称,澳政府此举有意帮助美国遏制中国在本地区的存在。

  然而,不久之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刚刚表示不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也不掩饰澳大利亚想要搭乘中国经济快车的迫切愿望。

  澳大利亚政府这种既要遏制中国,又要从中国捞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做法,实在不够厚道。

  

  深度捆绑“美国号”战车

  7月中旬,随着美澳“护身军刀—2019”联合军演达到高潮,美澳军事同盟关系迎来新的“甜蜜期”。

  作为美澳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双边军事演习,“护身军刀”旨在增强美澳两军协同作战能力。不过此次,相比军演本身,澳政府可能在此期间正式宣布在该国格莱德角北部海岸新建深水港一事更加吸引外界关注。

  6月底,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援引澳国防部消息称,新建深水港设施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市约40公里处,该地之前曾规划用于建设工业货运深水港,如今改建计划供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

  根据2011年美澳达成的军事合作协议,美国将进一步增加在澳大利亚的驻军人数。据悉,如果在格莱德角的军港建成后,不仅可容纳澳大利亚“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和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还可供2000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及其装备定期驻扎。

  有分析指出,澳大利亚此举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美国国防部6月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系列“退群”行动引发澳大利亚有关美国可能减少对澳安全承诺的担忧。这番向美示好举动,背后或许就有对美澳军事同盟走向的不安。

  另有澳媒认为,澳大利亚计划新建深水港,既是与美国密切军事合作的一部分,也有针对中国之意。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称,澳美两国一直在西太平洋扩大军事存在,以抵制中国在这一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加强影响力的各种举动。

  “近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想要成为一个中等强国,而其海外军事能力建设是一块重大短板。强化美澳军事同盟关系被澳大利亚视作弥补这块短板的必须选择。此外,美国提出‘印太战略’,试图围堵中国。澳大利亚作为在南太平洋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一直是美国的拉拢对象。而澳大利亚也出于传统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战略习惯,向美国靠拢。第三,澳大利亚在惯性思维作用下,试图将美国的军事力量引入南太平洋等相应区域,以此借力,提升自身地缘政治影响力,实现其海洋战略调整和发展为大洋国家的诉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智库高级研究员王晓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澳大利亚近来一番动作的三重因素。

  舍不得放下中国的“碗”

  “目前,澳大利亚并不具备遏制中国的实力,但其一系列涉及海洋及海上安全的举措的确有针对中国的意味。”王晓鹏分析指出,澳大利亚一边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一边又经常在所谓的“印太战略”框架下质疑和批评中国正常的海上举措,由此可见澳大利亚和美国强化海洋合作,尤其是海洋安全合作,目的并不单纯。

  6月,莫里森选择南太岛国所罗门群岛作为其连任之后的首访之地。虽然对西方媒体有关其此行是应美国要求“阻挡中国在南太平洋影响力外扩”的说法,莫里森予以否认,但外界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升级”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就是要以更多投入、更大存在感和更柔性方式与中国竞争,以维持其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影响力。

  而让人觉得“拧巴”的是,澳大利亚在军事安全领域靠拢美国、针对中国的同时,却在经贸合作领域紧紧端住中国的“饭碗”,不愿放手。莫里森政府近期一系列表态便将这种想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的纠结心态展露无遗。

  在回应出访所罗门岛国一事时,莫里森曾表示,不希望澳大利亚卷入中美之间的“二元分析”,称“澳大利亚欢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进步”。更早之前,谈及中美经贸摩擦,莫里森将中美分别比作澳大利亚的“客户”和“朋友”,称澳大利亚没有必要在两国之间选边站。

  “如今看来,莫里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双向性与前几任政府很相似。”王晓鹏分析称,这源于每任政府上台后都面临的两个基本现状。“一方面,近年来,特别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与中国保持紧密的经贸往来成为澳大利亚实现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深度需求;另一方面,多年来,美国借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趋同性,一再对澳施加政治影响,拉拢其共同遏制中国。一些西方媒体及澳政客则持续鼓吹‘中国威胁论’,在澳舆论场形成对华不利的不实舆情。”

  既想依赖美国寻求“安全感”、谋求自身地区战略优势,又摘不掉看待中国的“有色眼镜”、舍不得中国的市场红利,澳大利亚想要的很多,却难尽如其愿。

  “这种对华政策的双向性持续下去,会在事实上造成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自我分裂’,最终的损失将由澳大利亚自己来承担。”王晓鹏说。

  对华“分裂症”伤害自己

  实际上,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开始尝到外交政策“分裂”造成的苦果。

  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对澳投资额仅为峰值时的1/4。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给出更加直观的数据——去年,中国企业对澳投资仅为48亿澳元,是2017年的一半。报告的作者之一彼得·德莱斯戴尔认为,陷入紧张的澳中政治关系正在损害双方经贸关系,澳大利亚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使澳中关系重回正轨。

  “如果澳大利亚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持续存在不确定性,那么一定会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目前,澳大利亚的就业、部分产业的具体收入乃至其国内的福利政策等都已受到负面影响。”王晓鹏说。

  作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第一大旅游收入来源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中国对澳大利亚经济繁荣、民众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越来越多事实表明,澳大利亚把自己绑上“美国号”战车,端中国的“碗”却砸中国的“锅”,这样的做法对其自身没有好处。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专业高级讲师陈丽霞近日在一篇研究报告中以华为禁令为例分析称,去年8月,澳大利亚在没有任何明确证据的情况下,拒绝华为公司参与该国5G网络建设,中澳关系由此遇冷。然而,在日前举行的G20大阪峰会期间,美国表示将放松对华为的限制行为,这一态度转变让一直作为跟随者的澳大利亚陷入被动。

  改善对华关系,而非盲目跟随美国,这正在成为澳大利亚商界、学界以及民众日益普遍而强烈的呼声。澳大利亚矿业委员会负责人塔妮娅·康斯特布尔日前呼吁“重启”中澳关系。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则措辞严厉地指责澳安全机构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失去了理智”。

  “未来,澳大利亚现任政府会试图基于自身利益在对华政策上做出一些具体调整,如在一些领域加大对华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寻找缓和对华关系的着力点。”王晓鹏指出,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其实,如何妥善处理对华、对美关系,答案非常简单。“精准识别澳大利亚自身发展的根本需求,摆脱西方传统政治思维的束缚,从本国利益出发塑造澳中、澳美双边关系,构建更加富有建设性的地区秩序,这才是对澳大利亚长远发展真正有利的。”

澳政府“两面下注”还能赌多久?(环球热点)
国际时讯
约旦杰拉什文化艺术节举行
冲绳民意拗不过美日同盟
责编:严 瑜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