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新加坡华人医生陈启明:

仁心仁术坚守药房五十载

陈可扬州 潘丰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08日   第 06 版)

  图为街坊出席陈启明医生的欢送会。
  潘丰源摄

  “谢谢你!”老居民深深一抱,抱出了对老医生的感谢和不舍。近日,悬壶济世55年的86岁新加坡华人医生陈启明即将退休,数百名街坊齐聚东陵福组屋楼下的明氏药房,向这位尽心尽责为居民看病的老医生致谢。

  从1964年起,明氏药房便伫立东陵福路第47座组屋,斑驳褪色的招牌、旧式的铁闸门,藏不住岁月的痕迹。“新加坡还没有独立我就在这间店屋里给人看病了,这间店由始至终就是我的药房”,陈启明说。多年来,陈启明医生待在诊所的时间比在家里多。他曾经每天早午晚都在工作,以药房为家,把家人带到药房,子女也在诊所长大。

  陈启明的儿子陈家声回忆,他和姐姐从小在药房里面长大,甚至还记得曾经请补习教师到药房来教中文。他说:“药房是我童年的一部分,一直到今天都还能记得它以前的样子。”

  陈家声说,自己的生母,也就是陈启明的原配,因癌症于2000年病逝之后,父亲仍然如常每天到诊所行医。直到2009年,在陈启明动了心脏手术之后,才缩短了看诊时间。陈家声说,“他就是一直如常地工作,放不下病人。”

  诊所里的一砖一瓦、黄色长凳等家具摆设多年都不曾改变。也许是因为这份从一而终的情怀,上门看病的多是熟悉面孔,陈启明甚至成为一家四代人的“御用医生”,从2岁到80多岁都找他看病。

  陈启明自称是“穷人的医生”,有些上了年纪的病人前来求诊,却难为情地低声表示自己没钱付诊金。“我总会对他们说,没关系,我会帮你把病治好的”,陈启明说。为此,诊所曾不止一次入不敷出,有时月亏超过2000元,他还得自掏腰包补贴,但他依然坚持继续为贫困老人看病。

  然而自2014年政府宣布对东陵福路组屋区进行整体重建计划后,许多居民陆续搬走,社区变得冷清,前来求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少。在这间诊所行医55年后,陈启明终于准备脱下白袍,享受退休生活。

  虽然6月23日是陈医生的欢送会,但是他如常看诊。来的病人虽不多,但他仍然仔细地检查,还为定期来的年长病人留了药。药房将于3天后停止看诊,然后就要搬空,以便将店面交还给建屋发展局。

  当天,多达两三百人出席了为他举办的欢送会,一些老街坊走进药房就和他亲切相拥,场面感人。由于出席欢送会的老街坊太多,切蛋糕仪式只得在药房外举行。陈启明语带哽咽地感谢老街坊来看他,并说:“我已经尽力为大家服务。有机会一起喝咖啡聊天,祝大家长寿!”

  已经搬离东陵福42年的老街坊戴桂莲也在女儿的陪同下,回到这个自己曾住过15年的邻里。戴桂莲说:“陈医生很善良,我女儿从小看病都找他。”许多街坊也在签名卡上留言,感谢陈启明的仁心仁术。有街坊写的是“陈医生,感谢你多年来照顾我的母亲。”还有一位女士则写下了“陈医生是东陵福最好的医生,他救了我的丈夫一命,非常感谢你!”

  举行欢送会的是活跃于女皇镇一带的民间组织“我的社区”。创办人之一郭俐勇说,很多街坊都很感激陈医生的仁心仁术,因此该组织特为他办欢送会,“为大家画下一个圆满的句点。”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来中国支教让我收获很多快乐”(侨界关注)
侨情乡讯
仁心仁术坚守药房五十载
青田培育特色“西餐师傅”
责编:孙少锋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