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06日 星期四

“家宝”变“国宝”

中国美术馆展出并收藏闵叔骞作品

苏 凡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06日   第 07 版)

  《徐悲鸿与泰戈尔》
  闵叔骞

  《春风》
  闵叔骞

  《北京火车站》
  闵叔骞

  为纪念闵叔骞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南京师范大学、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意趣卓然——闵叔骞画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闵叔骞家人将闵叔骞所作33件不同时期的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使“家宝”变为“国宝”。

  本次展览共展出油画、国画、素描作品89幅。此次展览一方面以画种为单元,系统而全面地呈现了闵叔骞在中西美术两端深研体悟、探索创新的丰富成果;另一方面,画种的变化也隐含了闵叔骞由油画到国画、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抽象的语言转换和阶段性特点。纵观此次展览不难发现,闵叔骞的油画作品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如反映新中国工业成就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三陵水库》《北京火车站》《南通九圩港四十孔水闸工地》等作品,呈现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面貌焕然一新、蓬勃发展,人民充满热情、投身建设的历史画卷。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的发展逐渐从对题材的关注转向对美术语言本体的探索,闵叔骞亦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创作了《壮心不已》《徐悲鸿与泰戈尔》等油画代表作。同时,他还凭借着长期以来在教学岗位上对油画与素描语言的精耕细作,积极翻译、发表、出版各类介绍西方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至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并整理出版素描技法教材。闵叔骞的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国内画界对西方油画语言的认识引向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离开教学岗位的闵叔骞在观念和创作面貌上也进行了大胆地自我革新。他以毛笔代替画棒,在国画领域重新打开了一片天地。在这一时期的意象、抒情抽象作品中,闵叔骞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形象进行高度概括和夸张,不断探索笔、墨、色、形、线等绘画元素所构成的形式韵律和审美趣味。这一时期的国画作品,既有《觅》《舞荷》等作品对笔墨线条美感的揣摩,以飘逸、洗练的用笔塑造充满动态的清新观感,也有《夏》《猫头鹰》等作品对色、面关系的节奏把握,形式美感的抽象表达。

馆藏版画引领风骚(美术馆巡礼(11))
“家宝”变“国宝”
“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举行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设彩塑公益课堂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