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01日 星期六

我的两个“汉语迷”学生(海外纪闻)

延 慧(寄自英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01日   第 05 版)

  本文作者(右)与安娜合影

  2017年9月,我被国家汉办派往英国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在这里学习汉语的成年人每学期有100余名,他们中有阿大的学生、教职工,也有当地热爱中国文化的各界民众。学习汉语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而其中的很多人也默默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增进中外友谊的“民间使者”。

  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不少学习汉语的有趣故事。在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他们之中的两个典型代表。

  安娜,把去中国当做“回家”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在校园里偶然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女生,正用汉语和一个中国人聊天。我很惊讶:这个女孩的汉语怎么说得这么好!

  她叫安娜,如今在阿伯丁大学读大四,是我们孔子学院的优秀学员之一。一年前,我开始担任她的汉语教师。在第一节口语课上,我让安娜分享了她最近正在阅读的中文著作,我看到她的笔记本足足有100多页,上面密密麻麻地用汉字记满了读书笔记。

  课堂上,我带领同学们读中国古典诗词,感悟孟郊《游子吟》中的亲情,品味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友情,探寻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爱情,感慨岳飞《满江红》中的家国情怀。每一次课堂讨论或课后作业,安娜总是严谨认真地准备、一丝不苟地完成。

  在课后的接触中,我和安娜谈论的话题很广,既有中西饮食、校园生活、运动与健康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有关于男女平等、环境污染与保护等与人文政治密切相关的。我们聊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回味中国大街小巷随处可觅的舌尖美食。关于文化艺术方面,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比如敦煌莫高窟光华璀璨的壁画,比如中国热播电视剧的剧情走向……每次聊天,我都能感受到安娜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和由衷热爱。

  去年3月,安娜受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选派,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第17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2018全英决赛,以“回家”为题,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她说:“中国早已是我心灵的归宿。每当看到天边飘过的云,耳边就会想起那句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想,我会常回家看看。”她标准的发音、幽默的话语,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她在此次大赛中荣获“2018年中国旅游推广大使”的称号。

  去年7月,她又在湖南长沙以“全球30强选手”参加了第17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决赛。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同学问安娜:“你的汉语为什么学得这么好,以后想要去中国找工作吗?”安娜笑笑说:“其实也没有为什么,我就是喜欢。”

  孔子学院的不少汉语学习者都想知道安娜学习中文的秘诀是什么。或许安娜的同学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安娜是真真正正地爱着汉语、爱着中国。是的,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只要谈及中国,安娜总有一股由内而外的激情。

  今年3月,安娜收到了牛津大学发来的录取函。相信在今后的汉语学习、探索与传播的道路上,她会继续快乐前行。

  本杰明,勤奋的汉语学习者

  记得第一次给本杰明上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的中文名字是本杰明。”我说:“听说您是地质专家。”他一脸认真地纠正说:“不是专家,我是科学家。”后来,这个有点儿“自负”的科学家成了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最勤奋的汉语学习者之一。

  像很多喜爱中国的外国朋友一样,他想通过学习汉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他着迷于汉字书写,写起汉字来一笔一画十分投入。他热衷于对每个汉字意思的追根溯源,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他的课每周4节,每天最早开始。每节课上,他总能提出很多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这个字的笔顺不是按照先横后竖;为什么“一份报纸”和“一份早餐”里都用同样的量词;“我每年去中国旅游”和“我每年都去中国旅游”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我们在互动性十足的课堂,教学相长。

  在课堂上,本杰明思考问题时总是眉头紧锁,双目紧闭。想清楚后,会突然睁开眼睛,告诉你一个或对或错的答案。有一次,我们做书上的词语练习,其中一个题目是根据图片填写今天所学的动词:“____妈妈”。应该填写“帮助”,但他看了半天,说想不起来。我刚要给他提示一下,他突然恍然大悟般地脱口而出:“哦!这个我知道,是‘救命’。” 这一刻,这位66岁的退休老教授,像个可爱的孩子。当遇到刚学过的词语又想不起来时,他沮丧地低着头自言自语:“看到了吧,这已经说明我的大脑开始退化了。”这一刻,他像个抱着必胜信念却输了球的少年。

  作为一个搞地质研究的学者,本杰明的脚步遍布全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他曾数次去过青海、甘肃、西藏进行地质考察,还曾多次到中国的高校讲学。每每谈起这些往事,他总是滔滔不绝。他还喜欢讲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对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赞叹不已。他说,要了解中国,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你会看到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

  (作者为英国阿伯丁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国内工作单位为陕西渭南师范学院)

卡塔尔习俗(礼仪漫谈)
我的两个“汉语迷”学生(海外纪闻)
谐音双关歇后语的写法(杜老师语文信箱)
赴印尼须注意检查入境章(领事服务)
责编:张燕萍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