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5月18日 星期六

与天对话——探访“国之巅”(我与新中国征文①)

何建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18日   第 11 版)

  一年多时间里,当我无数次昂首仰望它挺拔刺天的身姿时,总会有无限遐想:期待有一天登上离地632米高的“国之巅”,与天空做一次深情“对话”——那将会是怎样的情形?我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呵,“上海中心”摩天大厦!我心早飞上你的顶端,欲去俯瞰那日新月异、越来越绚丽的祖国。

  是的,不知别人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当你看到矗立于浦东群楼之中、独傲天际的那座“上海中心”,会不会联想到“通天之路”?呵,真的是这样。那天,我在上海中心总经理顾建平的指引下,登上最高处的125-126层,再向上仰望,心灵顿感无比空旷与颤动……

  天啊!我真的站在苍天面前了!

  那感觉让人的心境仿佛一下在向无际的四方延伸、扩展,一扫平日里存积下的苦、乐、忧、思与形而上、形而下的一切东西。我也想知道一些你——天的东西: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不知为什么,我竟然随口而出的是屈原的《天问》。

  阻尼器堪称“定海神针”

  “632米高、近6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重85万吨的大厦,之所以能巍然不动、抗得起十级台风、抵得住十级地震,靠的就是这个……”顾建平指着一个巨大的平面圆体说。

  我一“激灵”,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现实。

  “它叫阻尼器。”顾建平非常专业地告诉我:“科学工程学专家解释,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提供运动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称为阻尼器。现在接近和超过500米高的建筑都要用上它,等于是大厦的‘定海神针’。”

  明白了。于是,我庄严地向这庞然大物投去敬佩的目光,正是它使我们稳稳地站在600多米高的地方潇洒地“论天说地”。

  “这一装置和相关技术是我们上海人自己研制出来的,是上海材料所科学家们的创新科研成果,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运用电磁机理制成的阻尼器。”顾建平骄傲地介绍。

  “它不是大磁铁?”我问。

  “不是。是通过电流作用实现与磁铁同样功能的新型阻尼器。而传统的高层建筑阻尼器比如台北的‘101楼’,用的就是660吨的大磁铁块。”顾建平解释。

  “像这样的创新技术在这大厦里有多少?”

  “不会少于100项吧!”

  “了不得啊!”听顾建平一说,不由令我感叹。

  “举个例子,这么高的楼,最高处也要用水泥混凝土灌注,而且整个大楼的灌注不能在中间停顿,每一个部位灌注时必须一次完工。那么就得有特殊的灌注技术与设备……”

  “有意思,说说你们是怎么在这600多米高的地方灌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

  “我们的技术人员研制和发明了一个泵,这泵能将我们所需的灌注水泥混凝土直接送达620米的地方,而且确保整个灌注过程中水泥混凝土的各种指标不走样。以前高空灌注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是602米,在我们这儿被刷新了!”

  “巨无霸”底座坚如磐石

  “浦东陆家嘴这么一块手掌大的地方,如今已有百座摩天大厦,你们靠什么依据和办法来确保这些大厦巍然不动?”一想到这,我的内心真有些惧怕和担忧。

  “不用担忧,更不用惧怕。”顾建平坦然自若地说:“刚才进一层大厅时你看到的那块从288米地心深处勘探出的花岗岩了吗?这是我们上海中心的根基,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厦、包括金茂和环球金融中心等的底基,都是建在极其坚固的花岗岩体之上的……”

  “大厦的基桩要打到288米深的地层?”

  “那倒没有,没必要。”他说。“基桩从地面往下打,一直到76-101米的粉沙层就可以了。那个地层完全可以满足基桩持力,保证大厦的倾斜率在千分之一。”

  “你们的基桩打到地下多少米?”

  “86米。”

  “像一般的摩天大厦用钢管桩往下锤打?”

  “不。我们用的是新技术: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因为用传统的锤打钢管桩往下压,每根管子下到86米深,每根钢管桩都要打4000次!而我们的大厦需要近1000根这样的基桩,想一想得打多少次?它造成的噪音和对周边百米之内的地层震荡及破坏力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这又是我们的一项创新技术。2008年,工程师们研制完成新型打基桩技术‘钻孔灌注桩+桩底注浆’后,用了4个月,进行实地实样试验,结果该技术完全满足了基桩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因此我们往下打的近千根基桩,不仅质量有保证,而且工程造价比传统的方法降低不少。”

  从顾建平那里,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智慧与创新。从外行和普通人的角度,我们也会对这座超高、巨重的大厦,能矗立于地面628米的地下承载力感到无比好奇。于是我和顾建平有了下面的一问一答:

  大厦如此庞大,托起它的基坑得多大呀?

  圆形的主楼基坑其内径为121米,相当于1.6个足球场那么大;外圈的裙楼基坑没主楼那么深,下深也有十几米,但它面积大,相当于3.2个足球场。

  大厦的地下部分与地面衔接处的“大底板”有多厚?

  6米厚,两层楼那么高。是用60000方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如果用面积来量化,那就是11493平方米。是中国大地上史无前例的“巨无霸”底座,我们称其为“定海神座”。

  浇铸这样的“定海神座”,场面一定极其壮观吧?

  是的。可以说,当时我们基本上是调集了全上海的所有用得上的浇灌设备,集中和连续奋战了整整63个小时才最后完工。其场面真的无比壮观!令人终生难忘。

  “V形”槽创意无限

  “你没有注意到我们这座大厦最神奇的地方?”顾建平似乎忘了时间。

  “在我眼里,感觉这儿处处神奇。”

  他笑了。“你知道我们这么高的大厦其实是一直在转动的……”

  “真的?”我吓了一跳,双腿跟着发软。

  “是。而且转动的幅度还不小,120度。”

  不会吧?我以为顾建平是在开玩笑。但他的神态告诉我并非如此。他说:“你应该注意到,我们这座大厦整个形体是盘旋着往上的,下基大,顶端小,远看像美女的小蛮腰,从上往下看或从下往上仰视,感觉都像一条巨龙在翻腾……这种舞动和翻腾的姿势,就像大厦在转动,而这种旋转便是这座大厦通过科学设计献给世人的神奇一笔。”

  我已经完全晕了。

  “风洞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像我们这样一百多层高的建筑,每一层的扭转角度在1度是美学与风工程学的最佳结合点。上海中心大厦地面楼层127层,120度的旋转是主楼风荷载最小的状态。”顾建平说。

  可如此巨大的钢铁与水泥组成的“巨无霸”,怎么可能让它转起来,而且要确保安全无恙?我感觉他在说“天书”。

  据他说,工程师们在设计大厦形体时给整座大厦做了4次“变形”技术处理,而这4次变化体形,靠的是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双层”玻璃幕墙和120度旋转向上的内圆外三角形加开V形槽的外体形结构。

  如果不是顾建平用图纸边说边解释,我根本不可能听懂他在说什么。但通过他画出来的4个几何图纸,我终于明白了632米高的大厦是如何转动的了!

  人创造的奇迹,简直不可思议。

  大厦的外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的那个“V”形槽,似乎在整座大厦的旋转中起着特别重要的几何作用。可我感觉它又似乎是设计者在此刻意创造,使大厦增添了强烈的艺术美感!是这样吗?在进大厦之前我向上仰望时,就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是的。”顾建平点头称是,并说:这条“V”形槽在我们上海中心大厦的“龙”身上格外引人瞩目,其一是它自下而上贯穿始终;其二,它的起点朝向西南面,顶部的终点则在北面。如此“走”了600多米,既打破了整座大厦外形圆滑面的单一感,增添了“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的对接,尤其是在夜晚的灯光作用下,整座大厦的“龙”体活了起来,从而产生魅力无限的美感……

  真得感谢设计师们的艺术想象。

  不知不觉中数小时已经过去。坐在“天眼”旁的音乐厅里,我抬首望空,随曲游神,心问:

  天在何处?何处是天?天有多大?大至何边?

  没有回应。只有詹姆斯的音乐。

  我终于明白了上海人为什么将最高的摩天大厦称之为“上海中心”。因为这里,是上海人看这个世界、追求自我完美、实现自我理想、抵达自我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通达地心、连至天际,也就触及着我们自己的心灵以及心灵淬出的世界……

  “上海中心”接着天,又犹如天。那“天”上仍有许多奥妙和密码需解。此刻,我听得詹姆斯的旋律再次在耳边震荡,那旋律是雄壮与雄浑的、伟大与壮丽的……那就是上海、上海的浦东、我们的“国之巅”!

  (作者系中国作协副主席,曾三度获得鲁迅文学奖)

人在草木中
与天对话——探访“国之巅”(我与新中国征文①)
“五月的风”
在民勤装一鞋窝沙
责编:张鹏禹 邮箱:bnuzhangpeng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