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诚品三十年 阅读“不打烊”(说台湾)

本报记者 孙立极 王 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29日   第 11 版)

  诚品书店一角。
  (资料图片)

  “他是一个梦想家。”3月,台湾诚品书店创店满30周年。在台北松烟店一场名为“梦与想象之境——诚品30周年”的记者会上,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回忆起老友、已故诚品创办人吴清友。

  

  把阅读变成一种风尚

  “谈到诚品的时候,我们要非常感念这个从台南马沙沟走出来的孩子,吴清友先生。他是一个梦想家。”林怀民说。

  1989年,事业有成的吴清河在走过大病鬼门关后,决定为生命留下有意义的东西,在台北创办诚品书店。

  “那是台湾股市最蓬勃发展的时候,大家在餐厅里喝XO都是干杯的。如果家里没有个酒柜,是很丢脸的。”林怀民回忆。1989年,在那样的时空背景下创办诚品,不敢想象。

  而诚品把阅读变成了一种风尚。“那些家里装了酒柜的先生们,他们的孩子走进了诚品,或许还在那‘混’到半夜不回家。”

  宽敞明亮的书店布局,温暖的木地板,精心设计的书架……林怀民说,诚品精心打造出来的环境以及刻意挑选的书,创造了一种美学的、教养的、对世界的想往,进而提高了人们生活的品质。“于是,那些年轻的孩子们成了家,有了自己的房子后,他们会给自己置一架书柜。这样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的。30年,是一个课业;30年,也是一个可以庆祝丰收的时节。”林怀民称赞:“吴先生带出的诚品,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财富。”

  “要摆些卖不出去的书”

  30年,诚品从一家书店成长为一个品牌、一个标志、一种文化符号。记者会同一天,纪录片《梦想骑士的诚品之旅》在诚品松烟店首映,通过吴清友家人、朋友、同事的讲述,回顾诚品走过的漫漫旅程。

  1999年,诚品10周岁。在一次“读者理想中的书店”调查中,有人投书说希望有一家不打烊的书店,让晚上睡不着的人也可以找到读书的地方,诚品敦南店于是开创24小时不打烊的先河。而那时,诚品还在亏损中。

  现任诚品董事长、吴清友的女儿吴旻洁回忆,1999年,她还在上学时不知道因为经营诚品,老板(她称父亲老板)在卖家产;毕业后,她进入诚品工作,才知道诚品一度连利息都付不出。2004年,诚品才转亏为盈。

  诚品计划在苏州开店。财务负责人回忆,当时做了100多份财务评估,无论怎么做都是赔钱的。到底要不要到苏州开店?吴旻洁回忆,老板当时说,这个项目如果再大一点,我们就做不了。但刚刚好我们勉强可以做,那我们就要做。

  诚品香港店的负责人回忆,吴先生曾说,书店里一定要摆一些卖不出去的书。如果有人翻看了几页,对他的人生有了改变,那么这本书就有了价值……

  在诚品的员工看来,吴清友是精明的老板。“要把所有数字都准备好,老板会问。”但在朋友眼中,他是很浪漫的人,是一位梦想骑士,“只有这样才可能坚持下来”。

  寻求更多发展可能

  作为继任者,吴旻洁的处境并不轻松。面对阅读日趋电子化、碎片化,她在30周年纪念记者会上坦承未来30年“无从预料”。但诚品未来10年,仍有6个努力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成为“连锁但具有独立精神的书店”。

  目前诚品在全台湾共有43处分店,大陆有2家,香港3家,今年秋季还将在日本开店。吴旻洁坦言,诚品需要努力的不是在哪里开几家店,而是去扩充更多可能,让更多人亲近善用。举办音乐节、诚品书堂,开展线上服务,并在社交媒体上建设阅读社群,诚品在2017年推出的全通路策略,已经在积极“转骨”,满足读者对内容和服务的高需求。同时,诚品30周年纪念的新闻稿,特别摘录了1989年3月诚品创办时吴清友的愿望:“我们希望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个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艺术创作品、一栋感人的建筑与空间,皆能产生一份灵动力,丰富大家的精神与心灵。”

  (本报台北3月28日电) 

12商家被评为“澳门特色老店”
诚品三十年 阅读“不打烊”(说台湾)
台湾青年想当“网站小编”
香港街角的袖珍公园(游香港)
维港漂来一只“大灰仔”(行摄香江)
责编:汪灵犀 邮箱:hwbzp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