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3月02日 星期六

春节返乡纪事

□ 郑荣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02日   第 11 版)

  我的老家在广东梅州大埔县,地道的客家地区。我60年前离家到上海读书,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生活至今凡54年。今年春节,我携全家回乡,腊月廿九到家。只住了3天即回京。行色匆匆,所见所闻,所想所思,记下点滴。

  住深圳的外甥,开车送我们回去。南国气温,湿蕴清新。躲开了北京的干燥空气,感到十分舒适。

  车到大埔县境,更是一路青山绿水,满视野的青绿。车窗之外,绿树掩映,郁郁葱葱,一片葱茏。不见落叶,连枯黄之色,都难以看到。离开满眼枯枝败叶、一片肃杀的北方自然景观,来到这里就仿佛到了另一世界。

  大埔县是“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森林覆盖率达79.89%,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丽县”“中国深呼吸小城”。如此高的森林覆盖率,让我们振奋,也很让我们骄傲。二三十年前,家乡人就在山上广种树木,大片大片的果茶林和速生林,四五年便都成材。此刻的车窗外,放眼皆是绿的世界。

  儿时所记,家乡是丘陵地,山多田少,八分是山,二分是田,山又多为荒山。土改时,我家分得一片山林,所谓林,其实只有稀稀拉拉的竹子、松树和杂木。土改一结束,我们曾竭尽全力补种竹子,竹子长得较快,也比较好卖。我家经济困难,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没钱花就砍竹子卖,竹子长的没有砍的快,难以成林。其他树木,也因燃料缺乏而被乱砍做了柴火。不久又实行集体化、公社化,土地和山林都归集体所有,个人失去了种植林木的积极性,山林面积越来越少,荒山面貌多年难改。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5年以后,全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生态环境。投入巨额资金,加强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对山林进行多样性保护,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得到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人们花钱不需砍柴砍竹。1千瓦时电,4角2分钱,比烧柴划算,人们再也无需上山砍伐竹木,烧柴火的时代从此成为历史。山不再荒,绿化得到保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进行飞机播种造林,也已大见成效。

  到了老家,只见房后一片浓密,那七八十亩承包林,竹子多年不砍,长势极好,松木树干粗如水桶,已成良好的建筑材料。承包30多年,如今已成自家山林。做梦都没想过,自己家会有这么大的一片林子。父母的坟墓就在自己的山林里,安卧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远看静静的韩江水,缓缓流向山下,美景尽收眼底。

  除了美景,此次返乡让我记忆尤深的还有与家乡亲友相见时的浓浓情谊。

  我是农家子弟,家贫难以多读书。小学毕业后,是否再上学,正在犹豫。恰有陶瓷技术学校招生,我报考并被录取,每月有12元助学金。但后来读高中,经济多有困难。好在有众亲人的帮助,我得以读完高中,考上大学。他们有恩于我,我念兹在兹。

  那天,我们在大厅聚会,堂兄、堂弟、姐姐都来了。席间,我一时兴起,说起我的求学经历,说起他们曾经对我的帮助。

  来自香港的堂兄,今年83岁,长我两岁。久未相见,明显地老了,头发也似乎没了。身体消瘦,个子似乎也抽了。他在香港退休,20多年前拿了20万港币的一次性退休金,如今几乎是最贫穷阶层的一分子,就靠几千元港币补助金养老。但在我心中,他那颗善良的心,依旧完美,不抽不缩。他是我叔父的儿子,原在越南西贡,后来回国上大学。他回国那年,我刚考上高中,正愁没钱上学,他从广州给我汇来100元港币(当时约合人民币42.5元),解了我燃眉之急,还够我两个学期的生活费。我大学三年级时患肺病,休学住院。他正好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每月一发工资,又马上给我寄钱,让我补养身体,月月如此,直到我毕业。他总是想到他,慷慨助我……我当着众亲人,如实讲述,真诚表达感恩之情。

  还有两位已故的恩人。一位是大堂兄,他在乡里任文书,是个行政级别最低的小官,收入不高,月薪20多元,但常给我资助。最让我难忘的是,我考上大学筹路费时,他说了一句话:“你先去筹,不够我负责。”他最终给了我20多元,也算是倾其所有,让我得以顺利到校。另一位是我堂姐,我堂姐夫在潮州行医,有些微薄的经济收入。她逢圩日常来镇上,也不时给我捎点零用钱。我启程离家那天,她带了一只鸡和一袋糯米粉,到镇上我姐姐家,做汤圆为我践行。这两位亲人,都于几年前仙逝,我再也看不见他们了,但此刻,我心里惦着他们,我念念有词,只是一种表达,一种感恩的表达。

  感恩是一种哲学,一种心理,一种生活态度。对于恩人,我没有太多实际的回馈,这是我的歉疚。但我又感到,这是歌唱生活的一种方式。我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感到身边总有一束束阳光,照亮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春节所见所闻所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领略到了时代。昨天,今天,明天,有一种哲学联系着。回忆,直观,放眼,展现的是一幅画卷,美丽的画卷。

  60年后家乡春节行,此行不虚,此生难忘。

编者的话
在城市隧洞中穿行
春节返乡纪事
我的故乡我的村(海外作家看中国)
锡林郭勒的冬天
责编:张鹏禹 邮箱:bnuzhangpeng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