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绿水青山扮靓美丽中国(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教授 贾黎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25日   第 10 版)

  东山县是福建省的一个海岛县,当年这里的百姓曾饱受风沙之苦。20世纪50年代末,东山县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秃岭行动,创造了沙退人进、荒岛变绿洲的奇迹。图为无人机拍摄的东山县陈城镇西陈公路两边的沿海防护林。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近日,英国《自然》子刊《自然可持续发展》刊登了题为《中国和印度通过土地利用管理为绿化地球做出贡献》的研究报告。报告中着重强调了中国自21世纪初以来为地球绿化做出的贡献。

  报告指出,根据2000年到2017年的卫星数据,中国与印度共同贡献了全球1/3的植被面积增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表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新增植被面积至少占世界新增植被面积的1/4。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植树造林计划和集约型农业。

  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世界上超过半数的碳汇归功于不足140年的“年轻”森林而非热带雨林。这表明,中国等国的植树造林活动对固碳具有重要作用。

  《今日印度》同样盛赞中国近年来为绿化地球所做出的贡献,称“在绿化全球的过程中,中国处于引领地位”。

      

  森林不仅具有为生物生存提供场所、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固碳释氧等重要功能,还能为人类生产大量可再生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显著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人类提供休憩娱乐场所。发展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0年来,中国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并加强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使得中国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例,工程启动40年来,建设区域林地面积共增加30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05%升至13.57%。另据中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从1998年到2013年,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至21.63%,森林面积增长近50万平方公里。中国人工林面积达到6933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质量的不断提高,不仅使自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还极大推进了我国森林旅游、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山区、林区及农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林业建设的进步,得益于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这一切都为林业建设和发展制定了长远目标。

  林业建设的进步,还有赖于持续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新组建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四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和协调发展。

  林业事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理念。长久以来,林业建设者一直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先论证、再行动”的步骤,遵循“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依据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恢复和植被建设。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中国林业建设质效兼顾,稳中有进。

  在林业建设中,中国不仅聚焦自身发展,还积极承担国际义务。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于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新目标。

  着眼未来,中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还应弥补短板,重点着力。目前,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已经基本完成植树造林,剩下的都是宜林荒漠化地区、石漠化地区、盐碱地、尾矿区等“硬骨头”,亟待生态修复。中国森林生产力及功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势在必行。同时,林业建设必须秉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区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双丰收。

  中国跨多个气候区,地理环境复杂,林业工作者经过70年的努力,人工植树造林取得世界第一的骄人成绩,积累了各种复杂环境植树造林和恢复植被的经验。中国可利用自身积累的经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与世界各国开展技术合作,为建设一个更绿、更美的地球而努力。

  (魏弘毅采访整理)

海外声音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绘就(国际论道)
绿水青山扮靓美丽中国(专家解读)
责编:贾平凡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