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2月20日 星期三

三代人岁月峥嵘 百万言情怀澎湃(新作评介)

——梁晓声近作《人世间》简评

张志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20日   第 07 版)

  梁晓声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捧读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三卷本百万余言的《人世间》,让我想到了《周易》中的一段话: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

  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而瞩目于文坛,梁晓声对理想主义的坚执,就成为其创作的醒目标识,同时也引发了相关的争议,就是如何处理理想主义与现实境遇的关系。

  《人世间》仍然是写作家所熟悉的A城,也不乏北大荒知青岁月的片断,但是,它的笔墨更为开阔,年代更为长久,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A城城乡结合部“光字片”小土屋群落的底层民众,在边远地区支援“大三线建设”的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周志刚和在邻居中口碑极好的周妻,周家的周秉义、周蓉、周秉昆三兄妹,三兄妹各自的配偶以及他们的下一代楠楠、玥玥、周聪,再加上三兄妹的朋友圈和工作关系,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人物图谱:有中高级干部,有海外留学生,有市井小民,有公安干警,有文化人士,有在市场化时代叱咤风云的商界大枭,也有更多的下岗职工和再就业的员工……林林总总,再加上曾经是共和国长子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在1990年代以来遭受的时代转型期之痛,以及A城特有的日俄历史文化遗迹与异域特色,强烈的地域性色彩,给作品增添了别样风情。

  周家三兄妹和他们的工人父亲,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欧阳山《三家巷》中同样是居于社会底层的热血青年周家兄妹。青年人与时代的交汇与冲突,到周秉昆三兄妹这里同样不能幸免,周秉昆三兄妹的人生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山重水复千回百转,但是,在被拉长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他们的人生却有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深长意味,他们对种种人生况味的体验与反省,恰恰是周炳们还来不及进行的。周秉昆三兄妹所经历的,恰好是知青一代人从青春岁月走向社会到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漫长人生,也是梁晓声自己生命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半个世纪;与此同时,这也是当代中国历史大转型的50年,是风云跌宕柳暗花明的伟大时代。人的一生,是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段需要面对不同的人生课题,如孔子所言,20而冠,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作家自身和他笔下的人物,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云起伏世事沧桑,与伟大的变革时代一起成长。就时代而言,它所完成的,一是走出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社会主导的推进器,转向以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为中心的大转换,二是从僵化、保守的计划经济向活跃多变的市场经济的大转换。这样的时代,不但是步入政坛、身为中高级干部的周秉义,英姿勃发的年轻副教授周蓉们大有作为的时代,也给身为普通工人的周秉义带来各种机遇,遭逢各种波折,使得作品在政治、经济、文化、普通市民生活的不同层面上得以纵横交叉地展开,在时代进程与普通人命运的关节点上用力气,在周家兄妹及其朋友们的一次次春节聚会上做文章,由小见大地窥测出大时代的匆匆踪影。

  作品的中心人物周秉昆,是周家的“老疙瘩”,在学习和工作都颇为出色的兄长周秉义和姐姐周蓉的比照下,他显得那么无所作为;连他留城工作的机会都是在哥哥姐姐相继下乡当知青而留给他的。他唯一一次人生大放光彩受到他人影响参加1976年清明前后悼念周恩来总理、抗议“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斗争,为此付出被捕入狱的沉重代价,其后尚未得到正式平反,就调入新曲艺编辑部,在1980年代前半期感受到个人际遇与时代精神的贴合。但是,在其人生经历中,又有许多次不由自主地卷入到种种暧昧或者尴尬的意外事件中。他的那些朋友,则是一直在社会底层打拼了大半辈子,始终都处于社会边缘,经常处于需要救助的状态。正是在这一个个人生的重要关坎上,周秉昆的人性光辉不经意地显现出来。如前所述,褪除了青春时代凌虚高蹈的理想之光,选取周秉昆这样一个鲜活的普通人为主人公,梁晓声的艺术选择,有了新的气象。周秉昆的性格特征可以用“义”加以表述。这其中,有来自社会底层相濡以沫相嘘以湿的义气,有孔孟之道仁义为首的文化传承,也有来自雨果《悲惨世界》等文学名著中博大胸怀的影响。如何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社会定位,如何在自己的生存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去援手他人,对于周秉昆常常是一个考验。非常难得的是,这个曾经被父母双亲和哥哥姐姐都不看在眼里的小儿子,却在每一个重要场合都体现出他对朋友对他人的关爱和扶助。他的担当和豁达,都非常人可比。

  周秉昆的“义”,是融合了各种文化要素的,这和许多作家在批判道德崩溃时竭力诉诸底层民众的道德优势是有所区别的。

  周家兄妹在这个大时代,都曾经得到过施展自己的才华的舞台。人们在这百世难逢的大时代中摸索前行,然后又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展现自己,有足够长的时间回望既往反思人生,在这样的人生长旅中获得情感的积蓄与释放,得到智慧的滋生与人性的涵养,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气神。

河北文学:现实主义的坚守及新变(文学新地理⒂)
“好玩”的背后(作家谈)
三代人岁月峥嵘 百万言情怀澎湃(新作评介)
责编:杨 鸥 邮箱:wenxue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