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来自祖国的自豪与光荣(我看改革开放40年)

薛瑞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29日   第 05 版)

  本文作者在中国军舰上留影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农村,同改革开放一起成长,同时也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小时候,福州农村还很穷,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当时,能去一次福州市里都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情,因为不仅可以坐上平时难得一坐的公交车,而且还可以看到宽阔的五一广场和它周边那几座高耸的大楼。这样的经历让我的小伙伴们十分的眼热。

  2004年我来到英国。身处异国他乡,一切都感到非常陌生。因为英语不好,与房东的日常交流常常靠肢体语言,闹了不少笑话。幸好房东热爱中国文化并能讲简单的中文,她能一连串说出好几个中国城市和中国食品名称。房东介绍他的朋友来帮我补习英语,使我的英语口语和书写有了飞速的提高。现在回想起来,是他们让我迅速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让我在异乡不再孤独,我非常感谢他们。

  2004年的英国,会讲中文的当地人比较少,但他们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非常好奇和向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中英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如今,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英国排名前列的海外生源之一;到英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与日俱增,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

  总有人好奇地问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我探讨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这样的日子,让我感到既充实又美好。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中英关系开启了“黄金十年”。现在的英国,各大城市都有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很多英国人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和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浓厚兴趣,通过孔子学院、孔子学堂等学习和了解中国。很多英国的小学已经把学习中文列为外语课的指定课程。一些城市的青少年学习中文需要排队等候,因为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里中文班级都是爆满。

  许多英国学生的父母已经认识到,学习中文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他们看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正在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自己的孩子要想以后去中国发展或者参与中英之间的事务往来,语言是必要的先决条件。一些英国家长不仅让孩子学习中文,自己也拿起了中文课本。他们对在英的中国人非常友善,因为他们看到,中国人聪明能干、勤劳诚信,为本地社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中英之间应该多些交流合作,为两国人民共谋福利。

  2017年10月,中国海军第26批亚丁湾护航编队(两艘军舰、一艘医疗救生舰)首次驶入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中心地带,对英国进行和平友好访问,受到英国官方和当地民众的热列欢迎。我有幸作为华侨华人代表参与并组织了欢迎仪式和相关到访事务的活动。时至今日,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天去迎接舰队时的激动心情:下了地铁,我一眼就看到军舰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浓浓的自豪感让我热泪盈眶。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开始护航以来,不仅保护了中国船只的安全,也保护救助了不计其数的外国船只和人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威武之师、和平之师,正在承担大国责任,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这份自豪、这份光荣,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综合国力的有力呈现。

  12月18日,我收看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内心既感动又激动。感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忍饥挨俄,缺吃少穿,生活困顿”问题。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实现了7亿多人脱贫,这是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的。激动的是,中国正在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现代化强国!

  我深信,中国未来,还会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定实现!

  【作者为英国(苏格兰)福建青年会会长】

来自祖国的自豪与光荣(我看改革开放40年)
我在中国的生活
摩尔多瓦礼俗(礼仪漫谈)
本报编辑部向读者问候新年——
“鉴于此”的用法(杜老师语文信箱)
中国使馆提出4点注意事项(为您服务)
责编:张燕萍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