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无止桥

为内地与香港筑“心桥”(看香港)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10日   第 04 版)

  “我的梦想是内地再也没有农村孩子要淌水过河上学。”多年前,“无止桥”项目发起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吴恩融在公开活动中曾这样意志坚定地表示。为了坚守这份初衷,他和志同道合者于2007年在香港注册了“无止桥慈善基金”,为内地偏远山区义务架桥。

  时光荏苒,2018年已是“无止桥”踏入另一个十年的新开始。这一年暑假,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云南玉龙黎明傈僳族乡黎光村修建了3座无止桥,改造了河北丰宁汤河乡小窝铺村的溪芽环境中心,参与了甘肃马岔服务团,凝聚爱心、传递温暖。与最初单纯的修桥相比,“无止桥”项目的内容已变得日渐多元,并增添了更多文化元素,逐渐迈向人心工程。

  

  从“方便之桥”到多元项目

  2003年,吴恩融在甘肃庆阳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参与学校兴建项目时,发现当地超过半数学生每日都要涉水过河上学。雨季时河水可淹至成年人大腿处,不时有泥石流,让不少上学孩童望而却步。于是,他发起了这一项目,并于2005年在当地修建第一座“无止桥”。

  随后,他与另一位“无止桥慈善基金”发起人、荣誉会长纪文凤一起成立了基金会。“为边远地区建桥的理念很好,但一座座桥去筹款建造太慢了,为何不成立慈善基金会,持续建设?”纪文凤说,为了实践这一理念,她亲力亲为,参与募款、招人、与国家有关部门商谈、推广活动等工作。幸运的是,她很快就集合了一批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并成功筹得资金,让基金会运转起来。

  与港珠澳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这些超级工程相比,“无止桥”项目参与建造的不过是小溪小河上的小桥。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桥,对当地民众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在云南昭通,一湾河水将偏僻的小村与对岸隔开。当地“无止桥”落成之后,村民们开心地说,去对面山上医院的路程从3小时缩短为1小时。在落成仪式上,一位老奶奶执意要将一篮煮熟的鸡蛋给纪文凤。事后当她得知一篮子鸡蛋几乎相当于老奶奶一个月柴米油盐的花费时,这份真情让她感动得落泪,同时也更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如今,建桥的工作还在继续。与此同时,基金会的志愿者们还参与了各种扶贫与改善民生的项目,例如建设公共厕所、沼气池、焚化炉、太阳能路灯,举办乐器班、环保知识讲座等,服务的项目更加多元。截至目前,“无止桥”基金会完成了超过60个项目,包括50座桥、3个农村示范项目、3个村民中心和多个绿色民居,超过6万名内地贫困地区的村民改善了交通状况和生存环境。

  从“娇生惯养”到收获成长

  纪文凤认为,人生最关键的十年是从读书到投身社会的这段时间,因此“无止桥”项目主要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来参与活动。刚开始,她对于大学生们能否吃苦耐劳、敬业奉献抱有一丝疑虑,但实际情况让她充满信心。

  “因为山区条件很艰苦,所以我们的志愿者只能住在当地残破的小学校舍里,晚上要在教室里席地而睡。这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大学生,竟然可以顺其自然,去适应环境,还用爱心去教导小朋友!”纪文凤感慨地说。

  在这群志愿者中,有愿意清理猪粪、建化粪池的男生,也有黎明时分就要起床买菜、准备50人团队一日三餐的女生。他们许多在城市长大,但为了帮助内地偏远农村的人修建便桥及村庄设施,即使居住环境十分简陋、7天不能洗澡,也还是一次又一次为他们服务。不少香港同学告诉纪文凤,他们从修桥活动中学会了反思人生、珍惜幸福。

  “建造化粪池前,清理猪圈真是令人难忘的体验。我戴上3个口罩、穿上3层雨衣,仍闻到令人窒息的臭味。我清理一会儿就必须到圈外休息。过程虽然艰难,但最终我们成功建起了化粪池,帮助居民改善了环境。”谈及志愿服务的体会,香港珠海学院的张嘉豪同学自豪地表示。

  从了解内地到沟通心灵

  “在活动中,我们从不刻意向学生们灌输什么大道理,就是让他们亲眼看看大西北的黄土地,看看西南山区老百姓的生活,从胼手胝足的劳动中亲身感受内地人民的善良淳朴。”纪文凤说,我们要建的桥不仅是点对点的人行便桥,更是人对人的“心桥”。在她心中,“搭桥”就是要找机会让香港青年来内地看个究竟,让香港学生到内地进行志愿服务,进而了解内地的风土人情、与内地人民交朋友。这是很好的国情教育方式。

  据统计,自基金会成立以来,来自香港、内地和海外25所不同院校的逾300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了活动。纪文凤原本希望每个香港的大学生都能争取参加一次“无止桥”,不曾想有不少同学去一次就把心留下了,反复不断地参加他们的项目,并把心留在了当地。

  展望未来,纪文凤还有更宏大的梦:“无止桥”的服务范围,将扩展到公共卫生、社区发展、文化保育和城乡调研,坚守“以人为本”,实行“引智入乡”,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她也希望,“无止桥”不仅连接河流两岸,更沟通香港与内地民众的心灵。

为内地与香港筑“心桥”(看香港)
两岸同胞应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声音)
图片报道
在台东,与美丽邂逅(游台湾)
大海(一周热词)
责编:汪灵犀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