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

让学术研究引领孔院新发展

吴 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02日   第 09 版)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孔子学院建设已经到了提质增效时期,已步入新阶段,接下来如何谋划新的发展?这需要对已有工作总结和反思,再采取合理可行的创新举措。

  孔子学院是设在外方大学里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的发展与外方大学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那么如何融入大学共同体?在笔者看来,孔子学院除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之外,其功能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拓展。其中,孔子学院开展学术研究,主动融入到所在大学的学术共同体内,会提升孔子学院的办学品质和办学影响。

  目前举措主要有:

  一是发挥桥梁作用,助推中外大学学术合作。比如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的促成下,浙江师范大学与苏伊士运河大学合作共建“中国研究中心”。苏伊士运河大学积极推动中国研究中心建设,拓展两校合作,使之成为埃中教育合作的桥梁。浙江师范大学也将以中国研究中心为平台,不断加强两校在教师访学、进修,学生交换与联合培养,经典文学作品互译以及学术科研等领域的合作。

  二是举办学术研讨会,助推中外学术交流。如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坦非传统领域投资的合作机遇学术研讨会、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南亚东南亚生态环境灾害性评估国际论坛、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举办欧洲地区汉语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当代中国高端论坛等。

  三是翻译和出版著作,助推中国作品走出去。如荷兰莱顿大学孔子学院翻译了苏童、毕飞宇、余华等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去年9月,莱顿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余华参与“翻译工作坊”,组织余华与荷兰翻译家林恪进行对话,围绕余华小说集的翻译和出版,展开了多次学术对话和翻译交流等活动。

  四是多种举措并用,助推孔子学院深度融入。如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为融入大学的学术共同体,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包括主动接触中国学或者汉学研究学者,邀请大学的汉学家轮流主持孔子俱乐部的论坛,推动所在大学与国内大学或对口研究院所的交流,主动参加大学举办的相关教研活动,邀请大学共同体成员参加孔子学院举办的活动,为大学中文系的汉语教学提供互补性教学服务,利用有关高层次的学位项目获取更多学术共同体成员的支持等。

当学汉语遇上高科技
开学畅想 梦播中华
我的爱好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
让学术研究引领孔院新发展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