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青石路、饱含历史文化韵味的街巷,一幅幅展现八坊人民生产生活的河州砖雕,一扇扇古色古香的木质门窗,再加以八坊民俗馆、八坊手工艺馆、八坊人物故事馆等展馆,走在甘肃临夏市的八坊十三巷,城市的文化肌理深刻而清晰。从又臭又脏的老瓦房,蜕变为今天充满活力的街区,八坊十三巷已然成为临夏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名片。
贫困瓦房区寻求蜕变
“八坊民居久寂寥,锁在尘世人不识。”这句话曾是八坊十三巷的真实写照。八坊十三巷原是临夏市一片古老的瓦房区,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中保留下来。辖区常住2000多户,8200人。居民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98%以上,是典型的老城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由于人口结构复杂、贫困面广、开发难度大,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八坊十三巷曾一度与贫困挂钩,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创业就业问题比较突出,贫困面达35%。为改善人居环境,从2015年开始,临夏市着手于八坊十三巷的打造,对原有的瓦房区进行修葺,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同时,本着“一巷一特色,一步一景观”的方针对它进行保护性开发。
“这八个坊、十三条巷内仍完整地延续着回族围寺而坊、围坊而商的格局,我们在改造时非常重视保存这里的历史沉淀。”临夏八坊十三巷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旭介绍。八坊十三巷里有八座清真寺,有较为完整的26院古典建筑,完整的格局、建筑、民俗和文化都被保存了下来。
不仅如此,在改造开发前期,街道还在居民中回收了1020份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八坊的历史、民族文化、民居、特色饮食等方面的价值认同,改善、开发八坊的真实意愿,八坊历史价值的展示范式,以及八坊开发后是否有意愿参与旅游经营等等,为八坊十三巷的改造开发夯实基础。
“文化味”让这里独具风情
“过去街道坑洼不平,沿街房子的土墙露在外边。红水河又臭又脏……现在大变样了!”在八坊十三巷住了60多年的马忠福老人这样感叹道。
依照“文化为先、利民为本”的指导思想,2017年,临夏对八坊十三巷重点保护开发了专员巷、王寺巷、石桥巷、细巷、坝口巷、小南巷、大南巷、沙尕塄巷、北巷以及红水河两岸的九巷一河,总长约3.3公里。
虽然八坊十三巷最大的亮点是巷巷有特色,但在不尽相同的巷子中,“文化味”却始终不变。不管是随处可见的精美的河州砖雕,还是两步一家的非遗工艺馆、极具当地风情的美食店,都提醒着参观者,这里不是别的地方,这里是临夏。
在大旮巷口一家名叫“回味·家”的农家院,河州包子、发菜鸽蛋汤、羊肉糊茄等这些地道美食应有尽有。店主马炳山以前在上海做餐饮,后来他决定回乡发展。“八坊十三巷是我们的传统,‘赏传统文化,品民族美食’是我在这儿开店的宗旨,就是让客人体验围着炕桌盘腿而坐吃手抓羊肉、喝盖碗茶的民族风情。”
在葫芦馆,临夏非遗传承人、甘肃省高级葫芦雕刻师白正兵的葫芦雕刻作品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我的工作室去年搬到了八坊十三巷。如今临夏市的旅游业不断壮大,来八坊十三巷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外地游客见到我们的葫芦,评价特别高,都说见过烫画葫芦、镂空葫芦,还从来没见过用针雕刻的,大家都怀疑是不是画上去的,有人直接用手摸,看能不能擦掉。”白正兵笑着说。他的刻葫芦如今已成为备受市场青睐的工艺品。
当地居民幸福指数提升
截至目前,八坊十三巷总投资达4亿元,撬动民间投资2亿元,旅游人数达319.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13.8亿元,解决就业近1000人。
“八坊十三巷的改造,既保护了民族民俗文化,又开发了旅游资源,更加提升了街道的品位。与此同时,保护改造项目的实施也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经济收入,更主要的是广大居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质的转变,拓宽了他们增收致富的路子,增强了信心。”临夏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学志表示。
行走在八坊十三巷,可以看到不少院落的门楣上,都钉有“和谐家庭”“文明家庭”和“卫生整洁庭院”的牌子。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祁建忠一家便是其中孝老爱亲的典型模范。三代同堂,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和和睦睦。祁建忠74岁的老伴马麦燕老人笑称:“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很热闹,三个儿子都很孝顺,我享福了!”
现在八坊十三巷成了旅游景点,马麦燕老人高兴不已,“成了景点就更热闹了,我经常在街上散散步、晒晒太阳,许多外地游客还请我和他们合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