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何村夜雨两岸情

本报记者 陈晓星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0月13日   第 04 版)

  台湾客人鉴赏茶叶

  何村风光

  中秋时节,浙江省德清县何村。傍晚,来了一些台湾客人,落脚村里的文化中心。长条木桌椅,人手一杯莫干黄芽茶,略显疲惫的台湾客人突然兴奋起来,因为他们均来自台湾南投、台中的乡镇,村文化中心展示的竹编、茶业生产、忙前忙后的婆婆妈妈,都令他们有很多的感想和话题。

    

  与“交流会”上的拘谨相比,此时,他们谈笑自如,有人问忙着泡茶的大嫂:“你在这里工作吗?”大嫂答:“不是的,我是村里的义工,来招待你们的,你们走了,我要打扫的。”

  南投鹿谷乡是台湾的茶业产地,冻顶乌龙出于此乡,台湾客人中不少是鹿谷人,以种茶、制茶为生,一杯茶在手,他们围着在场的何村人问题不断:什么茶种?什么土质?何时采摘?如何炒制?怎样算是上品?问题虽然专业,但村民不少是茶农,谈起来滔滔不绝,来客对“浙普”可能也就懂个六成,也听得津津有味。村负责人董纳新介绍,何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村,相传从晋代开始就有僧侣在此种茶。现在全村共有茶树1050亩,家家户户都有种茶、炒茶的传统,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也有的台湾客人远离茶的话题,走上二楼的礼堂看村史介绍,对着简体字的乡约乡规读上半天。这个莫干山脚下的村庄,在越来越浓的暮霭中呈现着“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这些会长留访客的记忆之中。

  台湾客人是来参加“第六届湖台邻里节”的,湖州和台湾邻里文化的交流从2012年开始,以走乡串户的形式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离开村文化中心后,当天的交流行程已经结束。但晚餐桌上,一个消息在悄悄传递:“饭后别走,有兴趣的去看制茶。”记者“好事”打探,原来他们在村文化中心与王愉悦姑娘约好,晚上去她家看她的父母制茶。

  王愉悦是村文化中心的讲解员,大学毕业后回乡,这场自发的交流活动由她带路。进入她家的炒茶作坊,炒茶师傅、王愉悦的妈妈叶斌斌都成了台湾客人的采访对象。叶斌斌介绍,他们正在炒制的是秋茶,比春茶产量低。台中市头汴里里长江思涵当场要买10斤,叶斌斌嘱咐了好几次:“刚炒出来的茶要一周后品味才最好,一周后再喝。”说到斤,大家又“掰扯”了一会儿,因为台湾的“斤”是600克,而大陆的“斤”是500克,叶斌斌强调:“我们的一斤是500克的。”施里长点头:“没问题没问题。”

  已经动员儿子接手茶业经营的叶聪渭先生问王愉悦:“你会制茶吗?”王愉悦摇头。“会帮忙采茶吗?”还是摇头。“村里其他的少年人呢?”王愉悦答:“采茶、制茶太辛苦了,年轻人不愿意做了。”叶聪渭先生沉默了。记者问他如何动员在都市工作的儿子回乡当茶农,他幽默地说:“我问他,你这么加班能活到多少岁,他说50多岁吧。我说回乡和我种茶至少活到80岁,他就回来了。”叶聪渭说:“年轻人不爱种茶了,这太可惜了,这个行业需要年轻人加入。”

  走出制茶作坊,远处有了雷声。但台湾客人兴致勃勃地再次落座何村文化中心,他们要请村民尝尝台湾茶,冻顶乌龙、小种红茶一道一道端上来,茶叶的主人认真看着喝茶人的表情,等待着评价。窗外传来雨声,又有新的交流项目加入,原来台湾客人还约了一家民宿业主去看她家的民宿。民宿的主人到了,是傍晚在文化中心打扫的大姐。虽然下雨,约定不变,不少台湾来客起身跟着大姐走入雨中。因为,莫干山的民宿有“全球必到”的美誉啊!

  何村雨夜,来自海峡两岸的乡亲品茶、交友、赏民宿,共享人情与田园之美。

何村夜雨两岸情
拒批英记签证 香港何须解释(声音)
高铁站成香港旅游新地标(行摄香港)
《延禧攻略》在港热播的背后
海龟守护神(一周热词)
责编:王 平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