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撤县设市”:实事求是再出发

张一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9月17日   第 11 版)

  被叫停了20年的“撤县设市”在2017年的时候逐渐恢复起来,当年全国就有6个县获批。到了2018年,这个势头没有减弱,反而更加迅猛。截至到现在,已经有11个县获批“撤县设市”。据一些媒体报道,还有很多的县在排队等待批准。

  停止了20年,又重新启动,而且发展速度很快,这证明了中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力度,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事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新一轮的“撤县设市”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达到了设立市的标准,再行设立。在城市的发展中也要根据当地的条件,不能盲目乱上项目,大改大建。一句话,一定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审批中坚持原则。“撤县设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松动。“撤县设市”不断获批,形成一个高潮。90年代,设市标准细化,“县改市”迎来井喷期。截至1998年底,中国县级市数量达437个,其中近350个为县改市。

  过快的速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很多获批的县其实并没有具备成立市的条件,“假性城市化”出现。除此之外,乱占耕地、权力寻租等一系列问题也冒了出来,这些问题影响了当地的发展,也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收入等等。所以在1997年,国家叫停了“撤县设市”。因此,在新一轮的“撤县设市”中,一定要接受教训,实事求是,不能“赶鸭子上架”。

  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不能盲目。设立城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但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盲目上项目,大量举债,导致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县级行政单位“撤县设市”之后,行政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扩大,因此要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符合条件再上马,让建设真正发挥作用。

  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城市发展中注重民生。城市是人的城市,人的活动能让城市充满生气,是城市长远发展的动力。因此,设市之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民生。硬件方面要多兴建便民措施,比如公园、绿地、文化馆等建筑,在城市的道路、公共交通方面也应该多注重便利居民出行。而软件方面,要在养老、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按照本地发展实际制定政策,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中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撤县设市”重新启动,势必要走一条新的城市发展道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因此,要认真分析本地区的优势与不足,实事求是,扬长避短,让新城市展现新面貌,成为居民的美好家园。

重启“撤县设市”,助力新型城镇化
“撤县设市”:实事求是再出发
责编:张一琪 邮箱:rmrbzyq@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