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25日 星期六

关于爱情,诗词比我们懂得更多(墙内看花)

□ 郑 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25日   第 07 版)

  节目中的夫妻嘉宾

  近年来,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脚步,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越来越火。“七夕”之夜,也涌现出许多相关的优秀电视作品。这其中,《中国诗词大会》“七夕特别节目”借助文学的翅膀,跳脱出单纯的“浪漫美学”窠臼,把这个传统题材做出了深度、做出了厚度、做出了新感觉。

  中国诗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爱情”有着天然联系,从诗经楚辞到汉魏文章,从唐音宋调到明清传奇,从近代“雨巷”中幽怨的“丁香”,到现代“土地”上坚贞的“橡树”……中国人借爱情诗沉淀,也借爱情诗抒发。

  作为一档电视文化益智类节目,如何在七夕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把这些厚重的历史积淀融入进来,而又能不着痕迹、自然而然,节目组首先在命题和解读空间上下了大功夫。

  许多题目,已经不光是知识范畴,而是在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融入进中国人特殊的情感态度以及孕育这些态度的文化空间和这些态度与空间浓缩成的生活智慧。

  比如一道很简单的开放题:假如你出门前,妻子化妆的时间太长了,你会对她说什么?三个选项,都是诗词,无所谓对错,考的是心性、是夫妻之间的体贴。事后的点评中,嘉宾先是提到了古代有“催妆诗”的传统,让观众了解到有意思的知识点,接着明确指出“化妆快慢不是一个缺点,夫妻之间的小矛盾、小问题完全应该包容,可是大缺点就要毫不犹豫地指出来,否则会给家庭带来很多麻烦。”话说到这一步,就从一件日常小事见出了经营家庭的大原则。

  还有一个例子很典型,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不再、容颜老去,假如有一天,你的另一半为此而感伤,你会用哪一句古诗词来安慰她(他)?题目本身出得巧,真实、有代入感;选手最后选择的诗词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意象说明道理,用湖来比人,答得也巧;随后的嘉宾点评更巧,康震说:“这句诗里写的‘相宜’不一定是最美的,但肯定是最合适的、最顺眼的。夫妻之间,随着年龄增长,不可能一直都英俊漂亮,最重要的恰恰是这个‘相宜’,是彼此之间的默契。”另一位嘉宾郦波接过话头:“生命的长度不可控,但可以努力拓展生命的广度、宽度、厚度、温度、深度,当我们拓展了这些,原本不可控的长度,也就变成了另一种永恒。”这些点评的角度抓得都非常巧。

  所谓爱情,不光是你侬我侬的“浪漫的事”,更是一种需要细嚼慢咽的生活智慧。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开掘,这个题材本身的立体感、丰富性、生活气息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传统文化节目因具有“传承”的功能,容易获得高雅的传播形象和积极的社会口碑,但常陷入一个误区是“概念化”,没有形象、没有细节、没有生活,以抽象的概念“传承”概念的抽象,用形容词堆叠的方式消解了活生生的概念源泉:对生活状态与伟大情感的凝聚。

  《中国诗词大会》追本溯源,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文学既人学”,从“文”中来,向“人”中去;“人”的故事,浸润着“文”的精神,“文”的优雅,彰显着“人”的高贵。

  在“七夕特别节目”现场,来自青岛的毕艺看上去青春阳光,但却从事着一个沉重的职业:入殓师。他的妻子何静大学毕业本来可以留在北京的,却义无反顾为了爱情回到家乡。在他们身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约定活了,“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坚贞誓言活了,古往今来那些名篇佳句中所传达出的醇美、善良、温暖、柔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离不弃相伴相随,统统活了。

  节目里这样的瞬间还有很多,当夫妇彼此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来鼓励事业遇挫的另一半时;当妻子过生日,对丈夫最大的心愿不过是“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为自己做上一顿热乎饭时;当分隔两地的情侣思之若狂,锦书传情,一写就写上它十八页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真挚”的美好、一种“传承”的力量。人文未远,爱情永在。

  这个七夕,电视屏幕上,因为有了《中国诗词大会》,增添了许多诗意。

昆曲活了,苏剧不能落下
关于爱情,诗词比我们懂得更多(墙内看花)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在即
《北魏孝文帝》彰显中原文化
开启新的文化课堂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