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正月初九(天公诞)、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平安节(农历十月的民俗节),闽南和台湾都会制作吉祥粿品——红龟粿。我的家乡东山岛隶属福建漳州市,与厦门和泉州统称“闽南”。
记得我的台湾亲戚回大陆老家探亲时,大家一起动手做过红龟粿。我仔细观看他们的每一道工序,如出一辙,可见两地饮食文化并不因海峡阻隔而断缘。
当地中老年妇女大多会做红龟粿,从粿皮的制作到馅料选用十分考究。粿皮按七成糯米和三成粳米比例混合,浸泡8个小时后磨成米浆,倒入米袋用重物压挤水分。然后,在米团中加入适量热糖浆和少许红色食用染料揉匀为皮,像做包子一样包进备好的馅料。甜馅多为芝麻、豆沙、花生酥;咸馅料通常是八宝饭、葱油豆沙等。馅料包好后,用手搓成大圆团压扁,放在涂过食油的粿模里压出图纹,看上去犹如一件精美可爱的艺术品,又颇似一个微型的飞碟。因粿皮加入少许红色食用染料,故名“红龟”。 红龟粿模多是用带柄四方硬木雕刻的,呈凹状,图案对称,多为龟甲纹样,中间刻有寿字,寓意灵龟长寿。
在印好的红龟粿底部抹上薄薄的食油,垫上洁净的粿叶(黄槿树叶)、箬竹叶、香蕉叶之类,待水开时放进蒸笼,用中火蒸15分钟即可食用。那一个个红龟粿红艳艳、香喷喷,令人过口难忘。
红龟粿有诸多寓意。红龟粿呈圆形,寓意团圆和谐;红色,象征见红大吉;龟状,隐喻长命百寿。当地民间还有一句很中听的俗语:“吃粿赚家伙”,意思是吃了红龟粿会发大财、保平安。台湾与闽南民间一样,亲友间互赠红龟粿分沾喜气,你来我往,起到联络感情、加深友情、增进亲情的作用。闽南和台湾人对红龟粿的情有独钟与当地的崇龟习俗不无关系。龟与龙、凤、麒麟合称“四灵”,“四灵”中只有龟不是虚拟动物,在闽南和台湾人心目中,龟是福、禄、寿、喜、财的象征,民间养龟、护龟、崇龟之风甚烈,红龟粿身上承载着诸多民俗色彩。
每逢佳节,在街头漫步,不时可见独具风味,芳香飘溢的红龟粿。2005年中秋节,台湾宜兰县五结乡锦众村为推动米食文化,特意打造了一个超大粿模、可一次制作供200人食用的超大红龟粿。台湾旅游业界和学校,还别出心裁地推出做红龟粿的民俗文化项目,让游客和学生亲手制作并品尝红龟粿,体验其中乐趣。
多情多味的红龟粿让闽南和台湾人记住故乡之情,慈母之恩,风俗之趣。当地流传着一首很有亲情味道,听起来很是舒心顺耳的闽南语歌曲《阿母的红龟粿》,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红红软软的粿,有甜甜蜜蜜的心。包的是你我,细汉时(闽南语,意为“小时候”)存的趣味。绵绵柔柔的粿,有千千万万的愁,包的是阿母的对阮(闽南语,意为“我”)的寄望。一块甜甜的红龟仔粿,牵动着你我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