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传统村落变身致富“磁场”

闫盛霆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6月13日   第 12 版)

  树在家中、村在林中的牛记庵村

  树林中的小木屋常“一屋难求”

  “没有乡村生态游,就没有我们的好生活。现在一年的营业额有几十万元,画画、挣钱两不误。”年近六旬的梦泉村村民李兴斌在村里吃上了“生态饭”。20多年前他离村外出闯荡,以画画为生。2007年,村里搞乡村生态游,他回村开饭店、建旅馆、成立梦泉书画院,在家门口继续自己的画家梦。

  梦泉村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南部山区太河镇的一个山嵧里头,村民出门见山,家家户户住的都是明清时期的石头房,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树木。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一个100多人口的小村庄竟头顶着8个“国字号”荣誉。“俺村为啥这么有魅力?生态宜居当首选,农家吃上了‘生态饭’。”村书记李兴贵说。2017年,前来赏花、采摘、品农家菜、体验民俗的游客近50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总收入1000余万元。

  这只是淄川区众多传统村落变身致富“磁场”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区已有8个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27个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成为山东省传统村落最密集的区县。

  保护:留住老味道

  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一个县级区怎会拥有如此多的传统村落资源?淄川区有着极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东南部位于鲁中山区,山头众多,大大小小的村落星罗棋布,受制于交通等问题,这些小村落难以快速发展,这为传统村落的保留创造了条件。

  “我们这里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石头垒墙、石板铺顶。”来到“石头村”淄川区太河镇上端士村,村书记李春敬指着一排老房子说。同样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寨里镇南峪村也是如此,所有房屋统一用青石建造。

  “山区条件差,没有人愿意来买或者开发这些老房子,这反而保护了古院落的完整。”李春敬高兴地说。现如今留下来的老房、旧巷,还有草屋、石檐、石磨,保留着岁月特有的风韵,刻着先人们生活的印记,也承载着一代人儿时的美好记忆。

  “我们就是要保护古村,留住那些老味道。”省级传统村落洪山镇土峪村书记马海英说。近年来,淄川区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建立区、镇、村三级保护管理体系,通过出台保护办法、制定规划方案、努力修缮、吸引青年人回村、鼓励资本进村等方式,为人们保留下那份美丽的乡愁。

  传承:唤醒村文化

  初夏,淄川区龙泉镇韩庄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正津津有味地欣赏聊斋俚曲戏《骂鸭》,并不时爆出阵阵喝彩声。“这是每年进村的巡回演出,就是要让乡音俚语延续传承。”当地唯一传播、演唱聊斋俚曲戏的淄博市聊斋俚曲剧团团长李兰珉说。

  国家级传统村落洪山镇蒲家庄村的聊斋园内,蒲松龄第11世孙、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经常演唱俚曲,游客在品茗休闲之际,欣赏着悠扬动听的旋律,仿佛又回到了300多年前的田园生活。

  据统计,淄川区自西汉建县,有各种古墓葬、古建筑、古遗址等千余处,吕剧《王定宝借当》、剪纸、蝴蝶舞、磁村花鼓、反贴肉烧饼等都是传统村落文化的代表。聊斋俚曲、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还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不让这些文化瑰宝失传,淄川区先后建设聊斋纪念馆,将聊斋俚曲列为区小学校本课程,成立聊斋俚曲剧团进村下乡演出,设立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和蒲松龄文艺奖;整合齐长城、孟姜女、蒲松龄等文化资源,打造总投资30亿元的齐长城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是水,唯有流动的传统村落文化才能永葆生机。

  旅游:激活村经济

  树在家中,村在林中,这是传统村落独有的如画美景。但传统村落里的一石一木,无法长时间地经受风雨霜雪的侵蚀。近年来,淄川区通过发展生态乡村游、文化旅游等方式,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为略显颓态的古村注入新活力。

  对传统村落加以保护,群众也由原先的“抵触”变成了“拥护”。以上端士村为例,每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村民们靠卖小米、樱桃等农副产品,年收入翻番。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可以坐在家门口,卖点鸡蛋和土特产品赚钱了。王化军原来是后沟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如今,他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一家人山庄”, 年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元。

  梦泉村依托资源优势建立梦泉风景区,采用“公司经营、农民参与”的模式,让农民参与到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中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带动百姓致富,成为全国推广的“梦泉模式”。

  “夜宿牛记庵,幽静身心闲。轻风穿屋过,花香留心间。”这是一位游客即兴而作的小诗。1994年,为方便百姓生活,昆仑镇牛记庵村村民集体搬到了山下平坦的村落,原址变成了一座空村。20多年来,牛记庵逐渐成为被世人遗忘的角落。2013年6月,淄博紫云山旅游开发公司将其打造为古村落养生度假村,修旧如旧。现在的牛记庵村已有28套院落、39个房间可以入住。四合院的房屋全部用旧房散落的石头进行修复,石墙厚达半米,冬暖夏凉,地面由石头、红砖等铺就。门外是悬崖、高山、参天大树、点点野花,门内是现代化的卧室、厨房、卫生间,生活便利又可隐逸山林、寄情山水。在此小住几日,感受到的是“世外桃源自天成,人在仙山醉为仙”的意境。

  太河镇响泉村村民焦裕良在溪边建了6座双层小木屋,晚上,听着溪水潺潺,闻着草木清香,仰望漫天星空,如梦如幻,成为市民争相选择的休闲之地,常常“一屋难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淄川区的传统村落集群,之所以能成为致富‘磁场’,根本原因在于保留了原始风貌,有乡愁记忆,能够品味寻根,吸引了资本进村,加速了转型进程,实现了多赢。”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说。

讲好中国乡村故事
传统村落变身致富“磁场”
寻找乡愁看龙塘
邀世界同醉汾阳
端午话“红龟粿”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