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随着中国入境游市场平稳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气质与内涵。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桥梁,旅游从业人员多年来为展示旅游形象、促进中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向外国游客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
讲解侧重有不同
2000年,张红媚从北京语言大学毕业,走上了天坛导游的岗位。“我的专业是对外汉语,在校期间经常给留学生上课,彼此交流颇多。除了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我还会和他们聊一聊中国茶、禅等传统文化。”在她看来,讲解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当契合,都是在对外传播中华文化。
刚接触外国游客时,张红媚免不了有些紧张。“当时,讲解就是背稿子。一被游客打断,就忘记说到哪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自我摸索,张红媚逐渐掌握方法,面对不同类型的游客都能从容应对,有时还会跟他们开开玩笑。她认为,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至关重要。如果游客参观时间有限,那就直入主题,言简意赅,讲述最精华的部分。如果时间充足,那就陪着他们慢慢逛细细聊。
如今,张红媚已是天坛导游班班长,在外事接待讲解方面的经验尤其丰富。每有外事活动,她总是提前了解来访领导人的教育与文化背景,寻找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点。提到为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讲解的经历,她回忆说:“潘基文先生喜欢儒家文化,所以在讲到祭祀文化时,我加入了与之相关的儒家文化内容。”
面对普通游客,张红媚总是先与他们交谈,“问他们去过北京哪些知名景点,如果对方已经参观过故宫,我就会介绍皇帝是如何从故宫出发来天坛的。”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游客,张红媚总是随时调整讲解,各有侧重,这一方法被她总结为“分类讲解法”。她以国外青少年为例,“除了介绍天坛整体古建情况,我还会着重讲述天文、回音壁原理等趣味知识。”
一个优秀的导游,必须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张红媚和同事们经常接受包括讲解技巧、传统文化、外国文化背景在内的专业课程学习。每当有新人到岗,她总是教导他们说:“我们要将学习内容理解并消化,不断训练,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游刃有余的姿态解说,展现出中国人的自信。”
轻松氛围少不了
初彩霞进入导游行业已近十年,目前是一名“自由执业者”。2008年,她从黑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考虑到北京旅游行业机会较多,与几个朋友一拍即合,开始了英文地陪的职业生涯。
考导游证期间,初彩霞系统学习了景点历史文化、讲解技巧等内容。不过,“掌握课本知识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去现场踩点,熟悉游玩线路,具体到从哪个门进哪个门出。我的原则是尽量不让游客走回头路。”
团队氛围很重要。初彩霞发现,如果一味跟游客讲历史,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她总是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讲解引人入胜。“有一些稍微上了年纪的客人,他们可能看过电影《末代皇帝》,对清末历史和慈禧生平十分好奇,我就会给他们讲相关的故事。”为了活跃团队气氛,初彩霞也会向游客提问,像是故宫里的缸有何用处、太和殿前铜鹤和铜龟有何含义等。问答的方式既调动了游客的情绪,也加深了他们对景点的印象。
接触的老外越多,初彩霞就越发感受到中外文化差异。她以吃为例:“一开始没有经验,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点菜。就餐后发现,老外几乎不怎么动带骨头的肉,尤其是鱼。一问才知道,西方人用的餐具是刀叉,平时吃的肉都剔过骨。从那之后,我们点菜就会注意这一点。”
十年的从业生涯中,初彩霞不断积累经验。外国游客抱着观光游览的目的来中国,导游不能以严肃的方式向他们灌输历史,而是要营造出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潜移默化地传达中国文化内涵。
提供深度体验
来吧旅行网CEO郑琳是中国文化爱好者,也是入境游资深从业人员。他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之林独树一帜。旅游,伴随着最直接的感官体验,是文化传播的无形推手。“游客们用眼睛观赏美景,用舌头品尝美食,用双手去感受文化。”
近年来,由于受到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带动,以及签证便利化、国际航线加密、免退税业务落地、系列旅游年活动开展等正面因素的积极拉动,中国入境游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郑琳感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将一个富强、美丽、现代化的中国展示给外国游客,我们正不断丰富产品内容。比如,今年接待一个百人团时,我们加入了广州长隆这一目的地。一方面,长隆的马戏和大型游乐场为外国人所喜爱。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外国游客在广州这座跳动着改革开放脉搏的城市,能切身体会到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是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为此,来吧旅行网十分重视导游的管理与培训。目前,该平台已有注册外文导游近5000名。为管理这一庞大的队伍,来吧旅行设立了严格的评分标准以及规章制度,采取优胜劣汰机制,确保人才的专业性与高质量。此外,来吧旅行网还聘请专业老师组织导游培训,提升人才库业务水平。
目前,来吧旅行网专注于拓展产品的深度与广度。在其开发的旅游产品中,有一类文化体验项目,即通过刺绣、泥塑等一系列课程,让老外们沉浸式学习,深度感受中华文化。在郑琳看来,文化输出不是以我为主的单向传播,而是要以目标受众需求改造文化产品,比如以外国人士身份叙事,以入境游客视角设计旅游线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中国故事讲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