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5月03日 星期四

商榻“阿婆茶”

钟正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5月03日   第 11 版)

  到过上海商榻的人,都会对那儿桨声灯影、潺潺水巷的景致津津乐道。但小镇最吸引我的,却是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边吃茶,边聊天,嘴不闲,手不停”的民间茶道——阿婆茶。

  阿婆茶,并非某种茶的名字,而是指一种吃茶的方式。旧时,商榻的女人在家编虾笼、做针线活赚钱。这类工作,既单调又乏味,使得商榻的女人们渐渐地聚到一起“做生活”。累了、渴了就拿自己家中咸菜、萝卜干就着茶水吃,闷了就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在谈笑中,半个日头一晃而过。久而久之,人们就将此种吃茶形式称为“阿婆茶”。

  走在商榻镇上,时不时便能看到七八个头戴绒线头巾的阿婆,围坐在客堂中或廊棚里,桌上杯杯清茶,碟碟茶点,一边吃茶谈笑,一边做着手中的活计,其乐融融。

  吃阿婆茶,地点是不固定的。平日里,好客的阿婆们只要得知相熟的老姐妹有了空闲,便会互相邀请到家里吃茶。一年四季,家家轮着作东。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我上次去商榻,借住的那位阿婆家,第二天恰逢做东。天刚亮,她就忙开了:炖水、准备茶点……一时间,农家客堂里碗盖叮当,茶水飘香。

  据老人介绍,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方式颇为讲究,首先对水质要求颇严。早年时,沏茶的水须用河水、天落水(雨水)等活水,并要盛放在大缸内,用明矾打过,让杂质沉淀,使水显得清澄。如今虽说只能用自来水,但也得将水先放上一夜,再烧茶喝。

  此外,那炖水的炉子很值得一说。传统的商榻农舍里,家家制有一只用稻草澄泥搪成的炖茶壁灶,叫“风炉”,是吃“阿婆茶”必备的炖水工具。用这种风炉炖出的水,用来泡茶格外香润,且越滚茶味越浓。

  炖水的燃料最好选清香的松树条,燃起来“哔啵”作响,松枝香味先自弥散开来。边吃茶,边烧水——火在炉子下升腾,水在炉子上蒸腾,酽香四溢,气氛先热闹了起来。

  沏茶多用密封性能较好的盖碗。放入茶叶后,先以少量沸水点茶酿(即首次沏茶),后将盖子捂上,稍等片刻,待茶叶完全浸润在沸水中泡开,再冲入较多的沸水。这种点好茶酿的茶,清香浓郁,甘冽爽口。

  吃“阿婆茶”,茶点的准备可是一项重要工序。茶点多是些村里的“老货”,皆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再经自家加工而成,透着浓厚的乡土气,其中咸菜梗是最主要的。偶尔也有芥菜塌饼、麦芽塌饼等热点。因而,阿婆们不叫“喝茶”而称之为“吃茶”。

  暖暖的午后,受邀的各家阿婆陆续来了。主人引进客堂内,待她们依次就座后,往先前点好茶酿的茶里,热腾腾地倒入八成的沸水,而后双手送到客人手中,吃阿婆茶就算正式开始了。

  前来串门吃茶的阿婆们,一个个面露悦色,用她们粗糙的手抚摩着青花盖碗,嘴里则含着甜的,嚼着咸的,嗑着淡的,品着清的,聊着散的。于袅袅茶香中,优哉游哉地让这种古朴恬静的生活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上虞之情难忘怀(行天下)
商榻“阿婆茶”
湘西的盘山公路
龙王沟古意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